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年终奖要顾及员工的实际需要
由于春节对于国人心目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所以国内不少企业有着在年底发奖金的习惯。随着春节的渐渐临近,年终奖又成为所有职场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大家谈论的焦点都集中在今年有没有年终奖?有多少年终奖?以什么形式发放? 从性质上看,年终奖属于正面激励范畴,一来是对员工努力上的承认,二来激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实现更佳的工作表现,所以也理所当然的受到员工的欢迎。从发放的形式来看,一般情况主要是以现金为主,当然也有的企业是发放的是物资。就以在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这几年的年终奖一般都是以现金,再加上些油、米、水果等之类的节日必需用品为主。现金当然方便了,打入工资存折里就行了,需要随时都可以去取。物资就相对麻烦些,上班还好说可以顺便带下来,要是碰到轮休得骑半个小时的车去车间领,虽说苦点累点花不少时间,但大家也没有多少怨言。一来这些物资节假日期间都用得上,二来物资比金钱更有人情味。每次车上驮着手里提着在街道上经过时,各种五颜六色的包装把街道衬托得喜气洋洋很有节日氛围,在吸引路人的眼球的同时也让我们每个员工觉得很有光彩,也等于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做了广告。 但是,有的企业年终奖发得就不尽人意,让人感到很闹心。前些年看到有的企业向职工发自己企业制造的商品什么锅、盆、工具之类的年终奖,这就让员工很受伤,本来是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的日子,员工们却摇身一变成为推销员,每天不得不早出晚归的推销,这当然和发年终奖的初衷相违背了。还有的发服装、购房券、团购券、旅游券之类的物品,要是合适需要还好,要是碰到不需要的,那恐怕就如同“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前几年,笔者企业附近一单位就集中给员工发了一次某品牌的羽绒服,质量不错价钱也不菲,可年轻职工职工叫好的没几个。原因很简单,除了男士为黑色,女士为红色以及尺码的区别外,所有的款式都一样。在追求个性化自由化的今天,很少有人愿意穿着这‘千篇一律’的衣服走亲访友,有人戏称这为“天价工作服”,不是拿去送给远方亲戚,就是锁进衣橱! 综合来看,企业发放年终奖应该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年终奖的发放既要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也要顾及员工的心理期望值,只有把这两者兼顾好了,年终奖才能发放得“公平”,才能起到奖励和激励的作用。现金红包无疑是员工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年终奖发放方式,而那些另类的年终奖的出现,主要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厚此薄彼不被职工所称赞,这背后暴露出的是有的是企业在金融危机后经营困难、利润微薄、转型乏力等深层次的问题;有的则反映出企业管理者目光短浅,利己心理在作祟,想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情;有的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人情、权钱交易、腐败等问题。 其实,年终奖是为了对做出高绩效的员工进行奖励,工资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一种回报体现,两者的使用定位是不同的。而从我国国情来看,只要年终奖没有正式写进劳动合同里去,对于企业而言操控自由度大,属于一个可给可不给的一个项目,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调整,我们普通员工并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我们不防把心态放平和点,发当然好是对自己一年工作的肯定与鼓励,哪怕比较另类点也总比没有强,对此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争取来年为企业干出更大的成绩;没有发的也不要过于埋怨,要体谅企业的难处,要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要有和企业风雨同舟的毅力与决心,相信企业效益好了年终奖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而企业也应该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不是有职场调查显示有36.2%的人会因年终奖跳槽吗?企业可千万别为了省点年终金而让一个个优秀的员工都离开了,那可就真得不偿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