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83|回复: 0

印象·兰州(4) 爱上兰州老娼妓

发表于 2011-12-23 14:45: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政客们关注的是投产后的政绩,市民们关注的是投产后的便捷,作为流浪着的我来说,关注更多的是投产前,他们如何将远在千里外的“屁一样的气体”,输送到千家万户“灶台后”的技能。

     爱上兰州老娼妓
◆ 裴子华

     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洒进兰州城的时候,关于“皮管送水”、关于“雕塑泥身”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犹如逝去的梦,套用时下的话说,就是个“浮云”“神马”,充其量只留下了点滴惨破斑斓的记忆。
     我相信人是会变的,更相信我也是会变的,因为这从当初只关心家乡干涸的河流,到后来,关注每日一报的全国空气质量排行榜,我坚信,我的思想境界有所升华。因为我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着这个即将成为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管她接不接纳我,我已经没有挑剔的余地了,可以说,我被迫的“爱上”了这个记忆深处的老娼妓。
     兰州市的地形基本为两山(皋兰山和白塔山)加一河(黄河),且在东西两端狭长的河道里,同样有数座知名或不知名的高山大岭把守,将兰州市严严实实围裹在区域面积不甚大的河谷盆地里,这种地形是最不利于空气扩散的。
     而最不利于空气扩散的地方,新中国却将他的“石油化工业的摇篮”——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化工厂选址与此。“石化城”西固区紧临兰州市主城区西部,近年来,随着兰州市城市建设的向外扩张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过去相对独立的西固区现在已经和主城区连成一片,西固已与主城区息息相关。另据一些兰州城的老市民回忆,自1958年兰炼、兰化建成投产后,兰州城基本上与蓝天白云说了再见。
     兰州市大气污染每年集中表现在冬季风速微弱时,在这个季节,仅靠自然循环很难排除大气污染。尽管西固在兰州的下风向,但由于山谷风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从乡村周围向城市吹)等方面的因素,有害气体向主城区、商业区循环、飘散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让人民尽可能多的吸收一些新鲜空气,兰州市在新千年来临前夕,曾提出了一条让全市人民振奋雀跃的“蓝天工程”计划。这其中就有一条是:使用清洁能源,打破土锅炉、根治车辆尾气、改造供热系统。
     其后,一篇关于“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的新闻报道引起全兰州乃至甘青宁三省区人民的关注。
     该消息的大概内容为:2000年3月,青海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开工建设的首条“西气东输”管线。这项耗资25亿元的管道工程西起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途经甘青两省的13个市县区,东止于兰州,全长953公里。届时,兰州市将有16万户居民和近300家公司用户用上了清洁方便的天然气。
     政客们关注的是投产后的政绩,市民们关注的是投产后的便捷,作为流浪着的我来说,关注更多的是投产前,他们如何将远在千里外的“屁一样的气体”,输送到千家万户“灶台后”的技能。为此,我将流浪的脚步借故延伸到兰州以西的西宁市,且美其名曰:“考察”。
     考察的结果很让人泄气,因为像我这样浪迹天涯的人(虽然当时我早已是新中国传媒界的一员),在没有充足的理由和合法的许诺及其权威人士相陪的情况下,是没有资格到施工现场一看究竟的。只能在每一个大型建筑工地,驻足探望,但所见均为深沟高垒,浮沙盖面,庐山真面目终难一见。
     我以为,从此后,我不会再想到皮管、软管乃至铁管、钢管等等相关的东西,但是“考察”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铺设与建造给我留下了悬念,这个悬念终于在其后一次同样关于管道建设的采访中被冰释,同时引起我更为关注的话题与梦想:关于兰州的“蓝天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