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0|回复: 1

[散文 随笔 杂文] 妥乐村纪行

发表于 2011-12-25 11:23: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散文
                                                             妥乐村纪行
                                                                  刘佳跃
    银杏树树不是树,是神,是供奉在每一个村民心中的神。
                                                  ——题记
    想要拜谒妥乐村千年古银杏群落的愿望,已经在我的心里涌动了五个年头,眼看残秋临近了,这个愿望越发燃烧得我躁动不安起来,于是,在一个秋阳和暖的早晨,就像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我的心怀揣着一些念想一些希冀出发了,人还未到,然而妥乐村俏模俏样的影像和古银杏遮天蔽日的古朴,已经随了一种发酵的思绪提前跃入脑海中来。
    从洒基小镇出发,远山的雾霭层层叠叠,随行的小张一直在叹息:要是一个晴天就好了,要不怎么能照出好照片来。我说不要担心这些,谁说阴雨天照出来的照片就不好呢,关键是一种心情,一种体验,只要能够掬一缕心灵的美景装在心里就够了。再说就凭我们这份虔诚,老天爷一定会眷顾我们的。话是这么说,其实我也盼望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因为柴油紧张,一路上中巴车堵堵停停,一车的人叫苦不迭。我没有叫苦,我就像一只在笼子里关得太久的鸟儿,车停或是不停,对我这只鸟儿无关紧要,我的思绪飞出了车窗外,拖长江沿岸,秋天的味道很浓烈了,庄稼地里的稻谷已经装进乡民的粮仓,一些谷垛静静地立在村头寨尾,玉米地里和稻田中央遍布着干枯的禾桩,一些鸟煽动着翅膀,一会儿扑腾而起,一会儿又轻飘飘的落下,田地里遗失了一些谷粒和稻穗,它们在为一日三餐奔忙着。突然,一缕暖暖的光线从车窗的缝隙处挤进来,冰冷的脸庞一下子舒展开来,我对小张说:怎么样,天晴了吧。是啊,天晴了,江岸两旁的白杨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丛一下子透出了十足的秋意,阳光斜斜地映射过那些金黄、深红的叶片,秋天的味道一下子从车窗里挤了进来,阳光消融了一车沉沉欲睡的困顿。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转车和换乘车,中巴车终于在一处拐进深山的小路口停住,司机一声:“到了”!于是在心里魂牵梦绕了多年的妥乐村就到了,我们走进了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古银杏世界。
    妥乐古银杏群落位于贵州盘县石桥镇妥乐村,是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贵州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 胸径一般在50到150厘米, 最大的达到300厘米。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年龄最长者达到500多年。由于银杏树是3000万年前地球遗留下来的古植物,因此被人们称为 “活化石”。进入古朴的村寨,两株高耸入云的银杏树立在村口,密匝的枝干相互交错,形成了一顶宽阔的天然巨伞,缓缓步入,一股清凉爽意倏地一下沁入心脾,旅途的劳顿顿时烟消云散。再往里走,撞入眼帘的皆是银杏树挺拔俊秀的身影。其时天气晴朗,在银杏树密密匝匝的枝叶覆盖下,点点细碎的光影从树冠的缝隙间洒下来,密布在青青的瓦屋上,密布在每一个人的眼眉上,密布在裸露的银杏树的根须上。小村并不拥挤,一间间瓦房由下至上静默在那里,错落有致地装点着一个村庄的发展史。小村并不喧嚣,在一棵棵古银杏的衬托下,房前屋后落满了金黄的银杏叶,一只鸡或者一直鸭悠闲地踩着黄叶散步,一条狗枕在一根曲曲弯弯的树根上小寐,农人扛了犁铧,牵着牛从银杏群里走过。前来采风的人群也不喧嚣,其实也没有理由喧嚣,公孙树、子母树、夫妻树,从老人们的嘴里蹦跶出一个个令人称奇的故事,不管这些故事是真是假,此时真假已经不能成为一个人喧嚣或者不喧嚣的理由,关键是每一个人都是怀了一颗顶礼膜拜的心灵来的,就像面对一尊神灵,虔诚、皈依、融化、感恩,千年的岁月不但洗礼了银杏,也洗礼了每一颗躁动的灵魂。
    远看是一片金黄耀眼的树林,进入银杏群,如果你足够细心,足够细腻,那么你会发现这片古老神奇的树林有着那么多的小巧别致,那么多的动人细节。看不见一片庄稼地,也听不见机器的轰鸣,有的,只是一种源自远古的安宁与静穆,恬淡与闲适,置身其中,一切的念想、追逐、欲望、争斗顷刻间被沧桑的虬枝、暴突的根系和苍老的树纹消释。粗糙的青石板拾级而上,稳稳当当地镶嵌在树与树交汇的留白处,青石板的夹缝里,一些幼小的银杏苗怯怯地探出头来,以膜拜的姿势仰望着自己的祖先,仰望着一茬又一茬从自己身边来了又去了的村民,祖先丰富的营养就奔突在这一片皇天厚土里,孕育了一片古老的文明树群,也孕育了一方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青石板的尽头是一处农家小院,小院被一棵硕大的银杏树遮蔽了,几个老人坐在木制小凳上,在纳鞋底、拉家常,金黄的银杏叶簌簌地落在小院里,落在老人的袖珍布鞋旁,落在玉米杆搭就的篱笆上。落下的银杏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点点细碎的光影反射在老人沟壑密布的脸上,此时,我觉得老人就是一棵安详宁静的古银杏。
    顺着石阶往下,浓荫覆盖之下,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流淌出来的小溪水清澈透亮,孩子们正在水里嬉戏打闹,温暖的阳光从古银杏树群的一侧恰到好处地射过来,洁洁的水流缓缓流淌,银杏树高大的枝干、小扇轻摇一般的黄叶倒影其中,错落有致的树影勾勒出一幅和乐融融的人树共生图。来自不同地方的摄影家们抬起相机,把这美好的景致收入了自己的镜头中。然而在一群忙碌的身影中,却有一个人好像对这一切美好的风景熟视无睹,凑上去和他唠了起来,才知道他是来自贵阳的一名摄影爱好者,还是贵州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他说这类景致,只能寻找一个支点,用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和探知一种震撼人心的美,并把她实实在在地装入自己心灵的镜头里就够了,多了就淡了、俗了。我说我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总是找不到好的切入点,拍不到好的镜头。他看了我的照片,说你拍得很好,你镜头下的每一片杏叶、每一缕根须、每一个眼神都很真实,没有刻意的雕饰与做作,真的才是纯洁的,真的才是放松的。听了他的话,我突然恍然大悟,面对这层层叠叠的古银杏群落,面对着千年之前孕育出来的岁月精灵,原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读懂她,每一个人都能深入她。带着这位“智者”的话,我漫步在婆娑的树影深处,我看见年迈的奶奶在树下叫卖银杏果、在树下烤红薯、在树下给小孙女削苹果,还在一棵“姊妹”树旁边给游客讲述千年前一对姊妹曲曲弯弯的遭遇。老树老了,树干上长出了新枝,长出了蓬蓬勃勃的蕨类植物。原来,这才是古银杏的精气神,这才是我们镜头里应该装点的绝美景致。
    在妥乐村,每一棵银杏树都被村民视为生生不息的生命,视为顶礼膜拜的神灵。“银杏树不是树,是神,是每一个村民供奉在心灵深处容不得半点玷污的天神”,一个头发花白的彝族老人告诉我们。寨里规定,毁树者以不敬神灵祖宗论处,“轻则罚跪,重则棒捶”。逢年过节要杀猪宰羊,举行隆重的祭树活动,念祭文、唱山歌、跳板凳舞等。听完老人的介绍,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古老村落的沸腾与欢笑,身着民族服饰的彝家儿女三三两两,老土碗里盛满辛辣的水拌酒和包谷酒,老树前供奉着安详的猪头,奠一碗酒,燃一炷香,一切的膜拜与信仰在那一刻得到升华,人树相依相存的厚德礼仪因了一方古老的树神、因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村寨而悠远绵长。
    别了,妥乐,别了,银杏,别了,心中的神,来年,我还会把一腔虔诚与洁净珍藏在灵魂的最深处,走进你的神韵与悠远的佛缘里,仰望,并膜拜你。

[uploa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7:18:21 | 查看全部
大自然的壮观和美丽,感动着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