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0|回复: 1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届“十佳劳务青工”成长足迹系列报道之马朋辉

发表于 2011-12-27 15:38: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攻坚克难搞创新



马朋辉:一九八七年十月出生,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公司连杆车间数控操作工

马朋辉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公司连杆车间飞轮小组的一名普通青工。今年24岁,2006年一拖高级技校毕业应聘到柴油机公司,先是在柴油机公司装备部加工中心小组,后来因生产需要被调到连杆车间飞轮小组。在工作的几年中,他立足岗位、乐于学习、敢于创新,在本职岗位上攻艰克难解决问题,3次被公司评为“生产能手”和“质量之星”。 2011年5月,被柴油机公司评为“优秀劳务派遣工”。

马朋辉所操作的工位主要担负飞轮外联孔的加工,设备是进口辛辛那提Arrow500立式加工中心,要求操作工必须具有中级工以上技能的人员才能操作,主要担负各类新产品的调试加工。这道品种达上百种的工序,在别人看来品种繁杂、工作量大、技术复杂、调整难,不愿意干。但他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精一行。自从操作加工中心以来,他不断学习数控知识,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向老师傅们虚心请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很快熟悉掌握了日本FANUC系统的编程操作和Mastercam自动编程程序。他积极协助班组开展“师带徒”,无私将自己的技能传授徒弟。目前,他带的徒弟已能完全掌握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并且现在已经是飞轮小组唯一的一个“全线通”。

近年来的持续高产中,飞轮线加工中心作为工件投入首道工序,每天都必须超额完成班产才能保障下道工序满足装车计划。为了赶进度、保任务,他每个星期都不休息,中午吃过饭就回来干活了。有时甚至在半年时间里,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有次同事结婚请了十天的假,在这十天中,他毫无怨言,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保证了生产的需要,他在班组每个月的工时系数都是第一。

公司产品市场销量的持续增长,新产品越来越多。调试新产品需要编程、调刀、比较操心,有些人就不愿意调,他就主动找工艺员协助把程序编好,刀子对好,经三坐标测量,符合工艺要求进行加工。例如,对4A5—T101、4M3Z—B56、4B3—T108、4A5—T111等飞轮机型加工程序的编程。尤其是4A5—T111飞轮零件比较高大,还有台阶孔,专业攻丝机没办法攻丝,他主动担负了这项复杂工作。6RZT99飞轮一直都是公司的老大难,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每天只能出10台零件,根本满足不了装配和客户的需求,他通过改进程序,使两个半小时一台缩短到两个小时一台。这几年,马朋辉共加工飞轮约90000余件,品种达到数百种。

在平时工作中,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将产品质量放首位。有一次,加工4M5—T73飞轮,钻铰法兰孔的时候,铰刀铰出来的孔一边大一边小,经过检查程序、夹具都没有问题,细心的他最后发现是刀子上粘了一小块铁屑造成的,避免了一次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

在公司开展的“创新创效”活动中,他结合班组实际工作,完成岗位创新创效9项。例如,改磨Φ8铰刀,一个月节约3把,一把400元,一年就节省费用14400元。他制作直角铁垫块垫在卡爪上进行重柴飞轮试制,节省重新制作工装夹具费用约15万元。他利用班组旁边的闲置设备解决零件背面倒角难题,不仅提升了加工工艺符合性,也为公司节约了重新订购专用设备以及增加操作人员的费用。通过改编6RZT99飞轮程序,从两个半小时一台到两个小时一台,一天多干三台,一月可多干66台,为公司节约外围加工费26400元。

在柴油机公司工作这几年,马朋辉不断攻坚克难搞创新。作为一名短期合同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尊重,在企业找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这让他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7:04:13 | 查看全部
文字主题:送2011
提示:总结回顾班组特色与个性2011,一起送走2011。


摄影主题:岁末抓拍
提示:抓拍班组职工辞旧迎新、最有表现力的新闻图片
截稿时间为12月26日(周一)晚上12点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