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年终焦虑症”应对症下药
对于文章中提到的“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已患上了‘年终恐惧症’。”这一结论,笔者并不认同。年终是一年最忙碌时间。亲情、工作、全年工作考评、下年工作计划与目标设定等各项事务聚集而来。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年终焦虑症”也正是因此而产生。
年终到了,岗位与部门全年的报表、材料的整理及工作总结,已经进入尾声,在装订、统计资料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部室、个人的工作总结与数据相当有利于第二年工作的开展、提升,也为领导的决策方向提供了直接依据。
而全年工作的总结在于平时的收集、整理等习惯。就拿今年来说,我所在的部门领导调离,在进行部室工作年终总结时,很多活动资料与数据杂乱无章,导致我和新主任加班加点整理工会、团青、党建、班组建设、活动照片等材料,真是疲惫不堪,且写年终总结报告时还是出现了漏项。而在往年,只是把全年的材料进行整理汇集、编排成册、进行全年工作总结,这样相比就轻松多了。所以,日常工作中的好习惯能达到提前预防年终因工作总结焦虑的作用。
年终工作考评是年终的一项大事。全年工作成绩是否已经达标?我想,在收集全年工作情况进展时,自己已经基本了解。对于考评成绩的高低,除了业绩的取得还与同事、领导间的满意度有关。从我参与过的全年考评汇总能看出,业绩不好与有工作失误的员工在年终考评时会有直接体现的。也就是说,考评分数大体上是公正的。了解这项,员工也就不要再纠结在年终考核成绩上了。
过完了圣诞节,很多员工已经开始考虑元旦与过年的假期安排。而回婆家还是回娘家,过年期间的人情往来,家务活的冲突与花钱的高峰等都会带来年关焦虑症。其实抱着多干活少说话,同样对待两家老人不厚此薄彼与有钱就多花,没钱也过年的不攀比心态,就能处理好上述关系。亲友之间大家注重的是亲情与交流,只要真诚相处、坦诚相待,就能处理好年关焦虑现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提前做好工作与心理预防、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攻克“年终焦虑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