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能把维权当作“筐”(要给维权画个“框”)
时下,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依法治企观念的不断增强,员工的维权意识和水平也进一步提升。然而,在企业里,由于员工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受到处罚,另外还有管理者或班组长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造成少数员工不满引起的“维权”等,进而向工会等上级组织申诉要求“维权”的现象不断增多。究其原因有:一是员工维权概念不清。分辨不清“合法”与“非法”之别。二是员工法制观念和遵章意识淡薄。三是企业规章制度不合法、不合理。四是员工维权的水平有待提高。鉴于此,笔者建议,不妨也给维权画个框,在维权的问题上分清对与错,是与非,切实地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员工要清楚维权维护的是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所谓合法,就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员工享有的基本权益,是企业规章制度之内的员工享有的权益和利益。当然,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则是另当别论。在企业里有些员工违反了企业规章制度后受到处罚,不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借着“维权”的名义,把维权当成逃避企业规章制度约束的挡箭牌,与管理者纠缠。这种情况,即使反映到上级组织,其“权益”也是不可能得到维护的。
其次,员工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提高维权的能力。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劳动者方面的,很明确地规定了企业和员工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违反后的罚责等内容。因此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既了解了双方的权利(权益),也知道了双方履行的责任,这样在企业行使管理权的时候,员工会很清楚地明白“合法”与“非法”。同样,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更是必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时刻处于维权的主动一方。中铝河南分公司今年就将公司的管理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员工手中进行学习,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第三,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一些企业过多地考虑用工方的利益,而忽视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时,不按照或者打折扣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经过员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就出台有关的管理制度,这样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造成“维权”事件的发生。因此,企业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高度,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民主程序,制定、讨论、通过有关的制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不和谐音符。
第四,员工要讲究维权的艺术,学会维权。维权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它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员工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常渠道向工会组织咨询或反映,也可自行查阅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而不能在还没有搞清楚问题关键时盲目去维权,这样往往会带来被动。另外要保持冷静,不能一时冲动,在维权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理智维权。(谷文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