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80|回复: 10

[话题探讨] [正方]过年过的是一份亲情与希望

发表于 2012-1-4 13:22: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过年过的是一份亲情与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年年过,年年相似又不同。每到节前,总会有一个声音呼唤远方的游子,有一份牵挂让亲人无法割舍,有一份希望在心中蔓延滋生。
       实际上在我们绵延的血脉中,春节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符号,它是一种心灵的依归,一场团圆的圣宴,已经在岁月的积淀和历史的陶冶中,逐步融化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回家的路再漫长,都不能阻挡我们回家的脚步。
       小时候,过年是放鞭炮,是贴春联,是买新衣服,是有许多好吃的,是压岁钱;长大了,过年是一场久违的团聚,是心灵的靠岸,是爱与孝的展示,是精神的交融与互动。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过年体现了敬天法祖,孝悌为先,除旧迎新的精神。寄托着对天的敬畏、先祖的追思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人要准备各种面食、肉鱼、蔬菜,孩子忙着放鞭炮,贴春联,帮着大人做些打扫卫生以及其他能够帮上忙的事。等待大人做好吃的。节前还要把逝去的亲人“请”回家,做好饭要先祭奠天和神,初一的水饺也要包素馅的,体现了一种对天敬畏的态度,希望来年有更好的生活。初一早上到村里有老人的住家转下,是拜年,是尊敬,是交流,也是祝福。
        在物质丰盛的时代,过年除了传统意义,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过节的样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孩子喜欢的东西早已经不是一顿好饭,也不只是压岁钱,他们希望有好的书,好的活动,好的游戏,好的电视节目,甚至好的电脑。由于平时生活已经不错,准备过年也不像原来那么琐碎复杂。特别是平时都比较劳累,过年都想着轻松一下。过年,便省却了不少细节。甚至到酒店订个年夜饭。亲戚走动也多在酒店吃饭。吃饭也更多地突出团圆的主题。拜年还有,内容多了一些诸如哪里有什么好的挣钱门路等信息交流。说不准,过了年,有些信息就可以用上。
        在短暂的假期中,对于我来说,时间特别珍贵,需要少一些世俗的应付,多一些真情的表达,把年尽量过出一些意义。回去看看老人是必须的一道程序。对于老人来说,他们不在于你能带多少好吃的,关键是能见上一面陪上两天就很高兴。兄弟姊妹想必也会盼着见面,就像我盼着见他们一样。其他亲戚朋友,都可以借这个时间走动一下,既是礼俗,又是回顾与交流。家里还有一些必须的程序。比如,一起包饺子不能省略,作为一种仪式,虽然水饺不再稀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感情,体会团聚和亲情带来的温暖。可以陪陪家人,满足一下家人的一些愿望。比如,给孩子一些钱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书。可以陪妻子逛下商场。可以一起选一个平时没去过的地方聚一次餐。如果还有时间,可以逛逛书店和图书馆,坐下来,看看报和书,让心灵沉静下来,给未来一个前行的支点。
        过年是一次短暂的停留,是连接新与旧的一个特殊节点,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有机会放松下来,感受亲情,体会温暖,遥想未来,放飞希望。年的形式在变,过年的主题却是始终如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15:57: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20:39:26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老师的作品,对以后写好事评帮助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17:59:50 | 查看全部
亲情与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18:00:48 | 查看全部
过年亲朋聚一聚,谈谈一年的艰辛,谋划来年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18:01:21 | 查看全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6 22:51:07 | 查看全部
亲情、希望,孙老师提炼非常到位!
再次学习孙老师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6 23:46:44 | 查看全部
过年过的是一份亲情与希望
——孙老师我写完才有时间看您的,怎么就一样的想汉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00:06:05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关注,屈老师,如果您也是这个想法,说明这个观点还有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09:54:0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8楼孙建文于2012-01-07 00:06发表的  :
谢谢各位老师关注,屈老师,如果您也是这个想法,说明这个观点还有市场
我是为了交作业,昨晚吃过饭走路到办公室,路上我就想了这个思想。到办公室忙完别的事,马上写,必须赶在12点前写完。所以没顾上看平台的东西。写完一看您的标题,天,还有这么巧的!居然跟孙老师的思想一致!这也让我更加自信了,因为这说明,这一思想也是人人心中有的思想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