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过一个文化年
新春临近,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里要好好休闲一番了。可是休闲不等于休息。事实上,许多人以为休闲等于休息,大多数人们的春节过得不怎么样。曾经有媒体以“今年春节过得到底怎么样?”为题进行调查,结果竟然有48%以上的人回答:“很辛苦”;有人把春节归纳为———“探亲节”、“访友节”、“请客节”、“送礼节”;有人这样总结如今的春节———“过年比上班累,花钱比平时多,身体比以前差”。
假日与节日有什么区别呢?有专家认为,假日是个省略号,是用来休息的;节日却是个感叹号,是用来狂欢的。一般都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传说或者故事、核心的人物(例如灶王爷、圣诞老人等等)、完整的程序、浓郁的气氛。而上述的“四个要素”中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息息相关,可是时至今日一些过节的细节日渐式微,如为了保护环境和安全,大多数地方禁放烟花爆竹,少了污染多了安全,但是也少了很多欢乐,为了安全为了减少经费开支等原因而不举办体育、文化等民俗活动;另一方面一些供市民娱乐休闲的文化场所紧闭谢客,市民们的文化休闲需求也被关在门外;还有一些节日文化失去了本来面目,失却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节日里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少。春节里少了过年的欢乐,人们对过年的期待也少了几分,年味日渐淡薄,认人们感到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
休闲离不开文化,过年更离不开文化消费。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人们春节里的文化需求,更忽视了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需求。春节期间,组织的节日文化活动为人们送上文化大餐,为人们增加“过年好去处”,文化场馆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息,处处荡漾着文化气氛,使广大市民徜徉其中,在玩中、乐中、学中体验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人们感受到久违了的节日文化,一走出家门就有了过年的感觉,找到了春节的欢乐,过年的年味就丰厚了许多,过年的“意思”增深了许多,也有利于这些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笔者期待春节里的文化活动多多益善,让春节多一些文化味,少一些庸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