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年有心愿:打破本命年“魔咒”我们底气足 饶早耕
“自从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这是第三次经历龙年,前两次机务段都发生过很严重的安全事故,你们还别不信,‘本命年’真的就有这么厉害。”1月6日,重庆能源集团松藻运销部机务段在会议室里召开了今年安全工作“誓师大会”,乘务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各抒己见激烈探讨。正当大家对新一年安全生产工作规划踌躇满志之时,乘务员李国云的一席话,将与会人员的“雄心壮志”浇了个透心凉,整个会场气氛顿时异常凝重起来,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我没有经历过你们所谓的‘本命年’,有什么大不了的?依我看来,你们这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是崇尚封建迷信……”稍许,2002年才开始从事乘务工作的乘务员刘健突然站起身来,打破了会场的沉闷气氛。 “你小子!懂什么?赶紧坐下!”未等刘健把话说完,师傅陈永正就死死捂住了他的嘴,会场再次陷入沉寂。 “本命年”为何令乘务员谈“龙”色变?是迷信?或是其他原因?笔者带着一连串疑问对其背后真正原因进行了解。原来,运销部于1970年成立以来,担负着公司全年煤炭运输销售的重任,被松藻公司冠以公司“龙头单位”荣誉称号。由于沾有“龙头”二字,久而久之,该部职工便将龙年看做是企业的“本命年”。父母告诉子女,师傅转告徒弟……通过几代人的言传身教,龙年是该部“本命年”的这一传统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1976年,蒸汽火车在站内与列车相撞。1988年,因乘务员粗心大意,4名行人同时碾死。2000年,我部员工被蒸汽火车碾死……”临近退休的值班员夏立春对历次“本命年”发生的重大事故如数家珍,引起了会场老职工唏嘘不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这是宿命,‘本命年’就是一道槛儿。”……
“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该从自身找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加以改进才是硬道理,归咎于‘本命年’未免牵强。2005年,蒸汽火车成功转型内燃机车后,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干净,每年的收入也有稳步增长。企业又先后投入巨资引进现代化的机车安全装置,到目前为止,机务段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企业也连续九年实现安全生产“五无”目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靠的是质量标准化作业的提高,靠的是我们安全意识的增强。我提议,将打破‘本命年’魔咒当做我们最大的新年心愿,好不好?”5728机车年轻的司机长李承建越说越兴奋,在他的感染下,更多陷入沉思的乘务员仿佛被瞬间激活,大声附和道,“好!新年里,我们最大的心愿是打破‘本命年’魔咒!”
“是我们太在意‘本命年’了,而忘记连续九年安全生产是我们付之努力的结果。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哥几个,可不能输给这帮年轻人,也得把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打破‘本命年’的宿命才会底气足。”陈永正若有所悟看了看会场的老哥几个。
“老陈,放心吧,安全工作我们绝对要雄起。”老哥几个频频点头。 “你们看,机务段对面墙上镶贴的十六个鲜红大字‘安全高效、正点可靠、服务全局、和谐运销’不正是企业系在腰间克制‘本命年’的吉祥带吗?有了它,消灾免祸、逢凶化吉,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5725机车司机长杨云涛一席打趣,引来满堂的人轰堂大笑。 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主持台上的机务段段长王露生、副段长唐孝华一直未开口表态。而此时,两人相视而笑齐声道来,“这才是我们新年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