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受益分析
李明 郭孝实 观点 简单地把工资集体协商理解为就是涨工资是片面和狭隘的。协商双方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职工方可以在企业经营良好时提出提高劳动报酬的诉求,企业方也可以在经营困难和面临风险的时候,向职工提出适当降低劳动报酬
目前,一些人对工资集体协商缺乏全面了解和深刻理解,存在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方面是企业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支出,不愿意甚至抵触工资集体协商;另一方面是职工或工会干部不敢或不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如何让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得以普遍开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企业方充分认识到工资集体协商不是简单地给职工涨工资,而是通过协商这一企业和职工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平等协商的平台,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和谐的发展环境。
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分别是职工方和企业方。一般来说,企业方是投资者或管理者个体,职工方则是职工个体。职工就业的第一追求就是获得劳动报酬,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不代表职工个体没有增长工资的愿望和诉求。
由于每个职工对劳动报酬的期望值参差不齐,诉求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如果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每个职工的诉求只能单一地直接向企业方提出。这样的话,企业方面对不同职工、不同时间、不同要求、不同方式的诉求表达,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应对,而且一般很难就不同职工的不同诉求逐一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上,必然是一种无序和不可控状态,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管理投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由职工推选的协商代表把所有职工的不同诉求集中起来,以正常和合理的方式向企业方表达出来,再和企业方进行有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协商,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方摆脱难以应对、疲以应对职工诉求的尴尬被动局面,也为企业降低了直接管理成本。
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
职工是企业中具体的生产者和效益的直接创造者,职工队伍的稳定是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而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最直接因素是职工的诉求能不能及时表达,并得以满足。当职工的诉求得不到有效表达和合理满足时,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离开。而对一个企业而言,职工流动太频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也就无法保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职工方与企业方直接对话开辟了一条顺畅的渠道,职工的根本诉求得到基本满足,才能安心在所在企业就业。此外,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可以让职工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熟知企业的市场和效益形势,从而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明确感受到作为职工的义务和责任,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把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企业提升社会形象
企业的形象和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当今社会,人们对现代企业的关注和认同,越来越注重诚信度和社会责任感,对职工的关爱程度是衡量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责任感最具体最直接的指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的工资随着企业的发展合理同步增长,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度,无形中为企业树立一种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如果企业方和职工方之间没有工资集体协商这种调节矛盾的机制,一旦企业方和职工方的矛盾社会化,就势必引起社会对企业负面的高度关注。一旦企业方和职工方的矛盾极端化,职工采取极端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破坏性和企业形象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使职工和企业方的矛盾得以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避免劳资双方的矛盾社会化、极端化,也是企业形象的最大保护。
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方和职工方双方共决的共赢机制,不仅有利于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和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企业愿望和管理理念的实现。在这样的机制中,职工不只是单一的要求劳动报酬增长,当企业面临困难和风险时,也应分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适当地降低报酬标准。简单地把工资集体协商理解为就是涨工资是片面和狭隘的。协商双方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职工方可以在企业经营良好时提出提高劳动报酬的诉求,企业方也可以在经营困难和面临风险的时候,向职工提出适当降低劳动报酬。因此,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把企业的发展命运和风险因素合理地考虑到工资集体协商内容中去,不仅使职工和企业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还是风险承担的责任共同体。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