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ENTER][COLOR=" urple"]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绝不可没有知识[/COLOR][/CENTER]
■梁 帅
【推荐者】株洲机务段党委书记胡友恒、段长李恪宜
【推荐缘由】作为只有初中文化的刘功成,能从一名学徒工到全国技术能手,从一名初中生到计算机本科毕业,这不是简单的跨越,它的背后预示着两个新趋势:伴随知识经济,知识工人时代已经来临;伴随新装备、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已成为新时代每一个工人的新使命。
【刘功成小档案】
工种:电器钳工 职务:柴电组工长
绝活:电力机车检修专用工装设施的设计
经历:今年37岁的刘功成,1988年初中毕业后顶替父亲成为株洲机务段一名检修工人,17年来,他始终如一的一边坚持勤奋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苦练岗位技能。从1995年开始,他用6年时间完成了电力机车专业中专、大专课程的学习,并以出色的成绩成为该段第一个电力机车检修班组——主断路器组首任工长。后4年本科学习,他运用掌握的知识先后攻克20多项电力机车检修技术难关,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和“火车头奖章”。
“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绝对不能没有知识。”这是株洲机务段检修车间柴电组工长刘功成在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时说的一句话。
十几年前,刘功成初当机车钳工时,只有初中学历的他连电路图都看不懂,一接触到有技术含量的书籍就脑袋发炸,常常闹笑话。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基本功。为了弥补文化知识的不足,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4的薪水参加了夜校补习班,半年时间掌握了电机电器等设备构造的基本原理。利用所学知识,他解决了示功阀螺栓断裂、柴油机水管滴漏等问题。虽然事小,但却更激发了刘功成学习的劲头。这些年来为了学习,刘功成自费购买的书籍达100多本,整理了5大本剪贴资料,光读书笔记就达3万多字。同事们曾给他算过一笔账,这几年他自学的内容,几乎相当于一个大专生三年的学习课程。
为了练好钳工、电工、检修工的基本功,刘功成边学边问,不会就练,一遍不行就多练几遍,直到各种动作规范化,各项工艺标准化。前年铁道部举行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选手,刘功成白天在露天的演练场实战演练,晚上,学理论、背题库,各种类型上千道题,每3天就要背诵一个轮回,几百多个操作动作,像棋盘上摆棋子一样,在他记忆中跳跃。即便生病发烧也不间断。他还紧密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电化刚上马那段时间,受一些因素影响,机车主断路器、受电弓两大关键部件质量不太稳定,主断路器灭弧室惯性炸裂故障频繁出现,严重危及到线上机车的安全。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刘功成白天熟悉现场设备,夜晚上网查阅相关图纸资料。发现原因原来是主动、静触头组装达不到工艺标准容易产生偏磨,移位引发拉弧产生高温高压导致主断路器灭弧室连续炸裂所至。于是,他与同事反复琢磨,在动静触头组装时安装定位销就能使组装既便捷,又可以保证精度,技改后主断路器故障率骤降了70%。
接着又对主断合不上、分不开、受电弓拉弧等惯性现象进行了23项技改,有力遏制了机车磨合期质量不稳的局面。此外,刘功成还设计制作了18种专用工装设施,如今都已经在生产中应用,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成本也大幅减少。
前不久,刘功成又由职工民主评议直选为段首批首位“首席工班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