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9|回复: 0

回家过年不是“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2-1-16 14:08: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家过年不是“文化苦旅”
沈海涛/画

  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城市的人群进行过年回家的调查,探寻很多人不愿回家或是不想回家过年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烦恼集中在车票、人情消费压力、路途遥远等客观因素上(1月15日《北京晨报》)。

  虽说春节的主题是亲人团聚、亲情交融,但在亲情至上、孝字当先的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春节从某个角度来说已逐渐变异为“礼数节”,诸如长辈礼数、朋友礼数、同事礼数、乡情礼数,以及着眼于现实利益纠葛的“公关礼数”等。因此,人们“为春节回家而烦恼”,实际上是在选择逃避。

  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文化的大行其道,是造成人们“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恐怕是一个重要动因。除此之外,传统的礼数对大众行为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看到,某些经久不衰的陈旧陋习,一旦搭上了泛物质化、货币化的便车,就很难让人们再淡泊与理智下去了,面子、形象与“感情搭售”、礼数公关,宛如是自我膨胀的文化气球,在节日的天空中负重挣扎,于是本应是主宰礼数、仪礼文化的人们,反倒成其奴役了。可见,人们“为春节回家而烦恼”,实际上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

  我们中的许多人之所以沦为消费“节奴”、文化“节奴”,可能恰恰是因为那些本应纯净、淳朴、雅趣的民俗、节仪、文化母语,被庸俗而功利的现实俘获和“奴化”了。

  春节这一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万分珍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人文传统,将伴随我们永远走下去,如何延续好这一传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过好春节,如何更文明更轻松地过春节,更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但应该考虑怎样摒弃春节传统中包含的不适合现代人们生活现状的成分,更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当下很多陋习污染春节这一美好的传统。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光荣传统,春节才能一年比一年更轻松,一年比一年更人性化;回家过年,才会成为快乐和文明的一次回归,而不是一次“文化苦旅”。

  湖北 张西流 读者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