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0|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网络之网游)游戏改编童书蔚然成风?

发表于 2012-1-17 14:5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年一度的开卷图书报告显示儿童图书销售是增幅最快的板块,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也写了儿童文学,少儿图书庆功会此起彼伏,动辄码洋过亿……在今年相对沉寂的图书订货会上,儿童图书却是一片火热景象。游戏改编童书的风潮愈演愈烈,从网络游戏延伸到苹果小游戏,为未来儿童读物市场注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风靡全球的“植物大战僵尸”,在2011年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欢迎游戏。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携手宝开游戏公司在图书订货会上推出第一批《植物大战僵尸》图书,引得无数粉丝追捧。与此同时,前期从儿童虚拟游乐园社区衍生出来的图书,比如《塞尔号》也继续深耕细作,在订货会上推出了《塞尔号2》,并且携手南京大学出版社这样的学术人文类出版社为质量把关。
  这样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出版模式创新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由游戏创作故事,特别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这种出版的尝试与创新,非常勇敢,也非常有意义。”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疑虑。本来孩子沉溺于游戏就让很多家长担心,改编的童书会不会加重孩子对游戏的迷恋?“僵尸”这样的形象能让孩子们接受吗?从“游戏”到“童书”又有哪些“新”的价值?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是一套充满原创精神的本土化图书,“我们没有简单地把游戏过程转换为故事、把攻略场景转换为游戏,各种植物和僵尸的形象、通关情节和攻略场景在图书中都成了创作的素材,故事、游戏都是重新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金波、白冰、葛冰、刘丙均等人的再创作让这套图书有了中国味道和中国精神。”
  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则认为,“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写作的重要支撑,而游戏本身又构成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资源。游戏和儿童文学本来就相辅相成,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本土化,二是童话性,第三要注意寓教于乐。”
  至于会不会加深孩子对游戏的迷恋,金波的看法是,“图书是游戏的继续,但是又和游戏不一样,图书是培养孩子们思考的,功能不同。虽然起源于游戏,但是它有故事,会把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衍生到阅读上。”

[/table]
一年一度的开卷图书报告显示儿童图书销售是增幅最快的板块,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也写了儿童文学,少儿图书庆功会此起彼伏,动辄码洋过亿……在今年相对沉寂的图书订货会上,儿童图书却是一片火热景象。游戏改编童书的风潮愈演愈烈,从网络游戏延伸到苹果小游戏,为未来儿童读物市场注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风靡全球的“植物大战僵尸”,在2011年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欢迎游戏。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携手宝开游戏公司在图书订货会上推出第一批《植物大战僵尸》图书,引得无数粉丝追捧。与此同时,前期从儿童虚拟游乐园社区衍生出来的图书,比如《塞尔号》也继续深耕细作,在订货会上推出了《塞尔号2》,并且携手南京大学出版社这样的学术人文类出版社为质量把关。
  这样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出版模式创新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由游戏创作故事,特别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这种出版的尝试与创新,非常勇敢,也非常有意义。”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疑虑。本来孩子沉溺于游戏就让很多家长担心,改编的童书会不会加重孩子对游戏的迷恋?“僵尸”这样的形象能让孩子们接受吗?从“游戏”到“童书”又有哪些“新”的价值?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是一套充满原创精神的本土化图书,“我们没有简单地把游戏过程转换为故事、把攻略场景转换为游戏,各种植物和僵尸的形象、通关情节和攻略场景在图书中都成了创作的素材,故事、游戏都是重新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金波、白冰、葛冰、刘丙均等人的再创作让这套图书有了中国味道和中国精神。”
  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则认为,“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写作的重要支撑,而游戏本身又构成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资源。游戏和儿童文学本来就相辅相成,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本土化,二是童话性,第三要注意寓教于乐。”
  至于会不会加深孩子对游戏的迷恋,金波的看法是,“图书是游戏的继续,但是又和游戏不一样,图书是培养孩子们思考的,功能不同。虽然起源于游戏,但是它有故事,会把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衍生到阅读上。”
[table=100%,#f5f5f5]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