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月中旬,我省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行动启动,全省16个市联动,在当地火车站或汽车站广场举行“为了农民工兄弟”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同时,全省各地近1600名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走上街头,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共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6500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10万余份。
针对农民工维权案件的特点,合肥市司法局对42名农民工维权志愿律师进行了专业培训,出台了确保维权工作取得成效的五项措施,并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农民工维权门槛,凡是农民工讨要工钱或因工伤而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不作经济困难状况的实质审查,全部予以法律援助。相关部门还严格执行限时办理制度,切实提高维权效率。
目前,全省建有省、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125个,乡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共1510个,对农民工维权事务,各法援机构简化工作流程,优先接待、受理和指派。全省多个法院专门成立了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专门的审判合议庭,形成了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有效机制。
记者从省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到,当前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占首位,主要涉及工伤、交通事故等赔偿案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较为突出;农民工申请伤残司法鉴定的案件呈上升走势;农民工因合同签订、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与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不断增多。
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农民工参保,并通过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力抓落实,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但由于目前的工伤等社会保险门槛仍然较高,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农民工卖社会保险,要么只给少部分农民工投保,或者只买一种保险而回避其他险种。专家表示,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落实到位,加强监督和惩治,让农民工真正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让不遵守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得到必要的惩罚。此外,还应强化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劳动保护制度,建立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账和劳动保护设置管理台账,形成外部检查、内部自查的劳动保护机制。
专家认为,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妥善处理农民工维权纠纷不仅是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更是对社会诚信机制及社会和谐、平安、稳定的全力维护与构建。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相统一的政策规章,实现对农民工权益的平等保护。
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