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君
如今的打通一矿南二区皮带人行下山巷道,安全壁画成了地心深处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这是该矿安装回收队的员工叶含荣用榔头和凿子雕刻上去的。
拜师学艺 苦练技艺
叶含荣家住綦江三角乐兴农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高中时因母亲病重缀学在家。
1997年,叶含荣路过一个石场,看到被工人师傅们高超的石雕技艺折服,一有空他就往石场里跑,渐渐地和这些师傅们熟悉起来。“小叶,想学不嘛,我教你。”一天,石场的周志安师傅笑笑说。正苦于学技无门的他,毫不犹豫地给师傅跪下磕了一个响头,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涯。
“石雕拿的是榔头和凿子,修炼的却是心,石雕虽是手上活路,但却需要一心一意、平心静气,不能心浮气躁,否则,很难完成一件优秀的石雕作品。”他牢记着师傅的教导,仔细琢磨。
学艺之初,叶含荣拿榔头和凿子的双手总是不听使唤,要不重了将石头敲烂,要不轻了石头没有一点反应,稍不留神就将锤子打在自己的手上,左手虎口边缘经常都是紫一块青一块的。为尽快掌握技巧,他找来师傅不用的废石头,从雕直线、曲线、动物外观等最简单的开始练习,往往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渐渐地他使用榔头和凿子,就像用毛笔写字一样行云流水,收发自如,雕刻的作品也像模像样了。
来到企业 依然执着
2004年,叶含荣通过社会招工,来到打通一矿当了一名掘进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每天除了上班,空闲时间,他就拿起自己从老家带过来的手锤和凿子,找来石头在家敲敲打打。
去年,矿上开展“安全文化进社区、进连队、进班组、进碛头”活动。叶含荣想将队的团队宗旨和精神、安全警句等安全文化,在井下人行巷道醒目地点,用壁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他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赞许。
经过2个月的精雕细琢,6幅长3米高1.2米的安全壁画顺利完成。“雄鹰展翅” 、“临山观日出”等图寓意深长,形态各异,画面生动,内容丰富多彩,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好评。
“把矿上的安全文化雕刻成一幅幅壁画,办一个石雕安全文化展。”这是叶含荣的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