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82|回复: 15

【平台——我的家】触动心灵  改变生活

发表于 2012-1-23 21:3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是2011年9月1日正式来到中企互动平台注册的,之前曾经来浏览过多次,促使我下定决心注册的根由,就是在这里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班组天地》专版。因为多年来,我就是《工人日报》的忠实读者,尤其喜欢《班组天地》。难忘1998年8月17日八版《让师傅带徒弟专业化》的小文,就是在夏老师的精心修改下发表的,那是我首次在国家级报刊发表短文。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很难有机会见到《工人日报》,但对他的感情依然深在,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就发芽、生根、发展、壮大。
    2011年,我所在的驾培集团要成立工会组织,而我想竞聘工会主席,便及早动手,在网络上搜集工会法和相关规程等资料。就是在搜集中,遇到了中企互动,见到了这个很好的平台,自然而然成为平台的一员。刚在平台时,我很少发言,就在群里和论坛里静观。慢慢地发现,这个平台不一般,不仅各类人才济济,还个个都很热心,都身怀绝技,是我学习的好老师。随着我对平台的认识、了解,进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慢慢地活跃起来,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平台管理老师都很敬业,很多群里的老师也很热情热心,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很浓。我在平台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最重要的还有了很好的人脉。在这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平台上,我努力参加各种征文等活动,对企业事评小栏目情有独钟,几乎一次不落地写事评,有些时候还正方、反方、中立三方面都做,不是随风倒的墙头草,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锻炼自己,无论能否得名次。对于摄影,我也爱好,通过学习老师们的摄影佳作、技法和经验,使我能在12月7日的《燕赵都市报》上发表关注农民工的图片《挑灯夜战》,从而结束了我20年没有在该报发表过文图的历史。这些不能不感谢平台对我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无声的培养,可以说,没有平台,就没有这样的好事。由于参加了平台活动,更了解编稿要求,荒废多年的写作,重新起步,学习余梦伦班组管理法的小文在班组天地发表。一些事评小文,也在管理老师的欣赏中,得过几次小奖。
    相对于平台对我这些有形的变化外,无形的影响更是巨大。我上网多年了,没有别的爱好,就是上网聊天、听歌、看新闻,参加一些群友聚会,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热闹的无聊中,耗去了,白白浪费了。对此,老婆大人也颇有微词,说我空耗生命,但我的网瘾就是想戒也戒不掉。而自从开始参加平台的活动后,一有空时间,我就琢磨着写点文字性的东西,进行了转化,使我的网络依赖向健康方向发展。因为积极参与平台活动,不仅继续练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还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无论能否发表,能否获奖,只要我写,就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也更有意义和价值。是平台真正地结束了我的无聊生活。我对中企互动平台越来越有感情,越来越迷恋。短短的几个月,给我的心灵带来极大的触动。我感恩平台管理老师的厚爱和关注,感谢老师们直言不讳的指教和无私公正的点评。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在努力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感谢老师们的宽容,使得我不成熟的文章在网络里存在。
    我爱平台,喜欢这里的直言互动、真诚互动。我爱这个永远互动的平台,因为不仅给力、给智,还给才,是我永远的心灵之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10:21:02 | 查看全部
孙老师写的真实感人!


我爱平台,喜欢这里的直言互动、真诚互动。我爱这个永远互动的平台,因为不仅给力、给智,还给才,是我永远的心灵之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17:50:35 | 查看全部
有所追求的人在平台会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朴素的情感就会生根发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23:54 | 查看全部

回 1楼(wxpzp) 的帖子

谢谢王老师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24:17 | 查看全部

回 2楼(杨建yj9798) 的帖子

谢谢杨老师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1 22:15:23 | 查看全部
心中的梦想



         河南中原油田    初卫平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在我的内心深处,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发表在“班组天地”第一篇作品,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为了实现自己上《工人日报》的梦想,我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经常深入一线,和广大员工打成一片,利用业余时间挑灯夜战,加班写稿,但是让我深感遗憾的是,投出去的稿件均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难道自己上《工人日报》的梦想成了泡影?不甘心的我一时陷入了迷茫之中。

     如何才能找到一把通往成功的“金钥匙”,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中企互动平台,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开了平台首页,顿时,一股清新气息迎面扑来,内容厚实的平台首页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迫不及待地点开页面后,尽情遨游在写作知识的海洋,那种惬意的感受让我感觉相见恨晚。
    在以后的日子里,平台就成为我自己的乐园,平台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文化知识,还让我结识了天南海北的写作爱好者。通过参加聊天室我了解到,平台才是交流写作,走向成功的基础,才是实现我上国家级大报的最好途径。曾记得去年1月5日那天。我正在紧张地写班组总结,忽然,急促的电话铃声忽然响了,我赶紧接过电话,电话那端却传来管理员老师张硕急迫的声音:“您是初卫平吗?我是中企互动张硕,你这篇稿子写的班长是张明军,他是高级工呢还是技工?”“啊!技工,技工,张老师,我忘写了……”我及时给予了精确地回答。其实,这篇稿子得以及时见报,是夏老师精心修改的结果。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写稿细心的好习惯,稿子写好后一般不直接投过去,而是反复多看几遍,对里面的错字、标点、语句认真修改,达到自己满意后才放心地投到投稿通道。从这件小事中,我感受到夏老师编排稿子的难处,感受到夏老师为了我们能顺利上报,自身所付出的艰苦劳动和辛勤的汗水。

     通过和管理员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管理员和各位老师对我信任有加,管理员胡老师还多次鼓励我要走进班组,倾听员工的心声,发挥自己的长处,采撷出一流的稿件。揣着感恩的心,我重新燃起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激情,一篇、两篇、三篇……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1月5日早晨,当我刚刚来到单位落座后,只听见同事杨向峰在大喊:“快来看啊,我们的初卫平上《工人日报》了!”听到外面的喊声后,我一下子冲了过去,一把从杨向峰手中夺过报纸,当我看到自己的名字登上报纸后,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想在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永远不会忘记2011年1月5日清晨,那是我发表第一篇作品纪念日,这篇题目为“把制度从墙上摘下来”稿子,是在夏老师的精心斧正和修改后得以发表的,从而帮助我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夏老师的亲自栽培,我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原油田小有“名气”,全年共发表15篇文章,受到了企业党委的高度重视,为了让更多的员工“脱颖而出”,我还在上级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下,特地组成了“新闻报道培训小组”,打印了夏老师的精辟讲话,积极借鉴和学习“班组天地”的写法,利用自己在平台所学的知识,为业余通讯员传经送宝,共同交流和沟通写作经验,还别说,很多通讯员通过认真学习,在企业报发表了不少稿子,为企业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赢得了企业领导的高度赞誉。

    站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回想已经过去的2011年,我内心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 20:16:40 | 查看全部

回 5楼(初卫平) 的帖子

请以新帖的形式发到活动策划版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15:26:09 | 查看全部
平台是咱通讯员的家,夏老师就是咱通讯员的家长,更是咱们的恩师,来到这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会收获一份特别的感动和温馨的关爱.都能够得到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09:02:5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5 14:53: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