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唐秀清
熙来攘往的车流,满面春风回家过年的人群,一排排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年货,商场里漂亮的新衣服,飘荡在大街小巷的年味正预示着2012火红的龙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提起过年的独特感觉,让我想起了记忆最深处的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是个孩子,年释放了我们积累了一整年的欢悦。年前,家里就来了裁缝师徒,父母着手给我们姐妹每人做一套新衣服,换下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心里美得不行。
大年三十上午,妈妈在锅灶前忙着团圆饭,我和妹妹负责贴门神贴对联,大而艳的红色将家装扮得喜气洋洋,平时少沾油荤的我们时不时跑进厨房,妈妈不时拣块肉丢在我们嘴里,她此时笑得可甜了,爸爸带着哥哥到祖坟前放鞭炮烧纸钱,乞求祖先降福。
中午那顿团圆饭,爸爸坐上席年终总结,他带着少有的笑容赞扬妈妈,妈妈带着腼腆夸奖“当家人”能干,我们可是有点等不及了。团圆饭吃得很快,也吃得很香,吃完后爸爸会给上一元压岁钱,让我们自由使用。放下碗筷,直奔生产队的大地坝,和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漂亮,比谁的压岁钱多,喜悦难以抑制。
除夕夜,没有电视,没有春晚,但有爸爸的笑脸、妈妈的故事,还有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妈妈说,谁的脚洗得最干净,来年就最容易撞到吃的,所以这一晚上洗脚是最认真的,觉也是睡得最香的。
大年初一吃汤圆,个别汤圆里包着硬币,谁吃到就说明他来年的运气好。大年初二吃面,称为长寿面,寓示着健康长寿。正月里出门,见到熟人都会说“给你拜年了”,对方的回答肯定是“年在你那里”,大家用最朴素的语言相互祝福着。从初二开始便开始走家串户拜年,吃香喝辣还有钱打发,七大姑八大姨家吃个遍,那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真的好怀念少年时代那过年的感觉!今年我已经约好了同龄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少年时的伙伴,回到农村老家,再“演”一遍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版的“过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