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5|回复: 0

[老人故事] 退休夫妻14年“赡养”11位老人

发表于 2012-1-28 17:5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退休夫妻14年“赡养”11位老人

        [导语]1月21日,家住红桥区佳园里的赵永华和妻子忙乎着把“赡养”的3位老人接到家里,准备和他们一起过春节。老人一到,夫妻俩就摆上了一桌丰盛的饭菜。14年来,这对夫妻“赡养”了11位孤寡老人,为其中4人养老送终。赵永华和妻子只是普通的退休职工,经济条件有限,可他们对老人的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一份真心关爱,让这些劳碌了一辈子的老人走时不孤独。
        1月21日,家住红桥区佳园里的赵永华和妻子忙乎着把“赡养”的3位老人接到家里,准备和他们一起过春节。老人一到,夫妻俩就摆上了一桌丰盛的饭菜。14年来,这对夫妻“赡养”了11位孤寡老人,为其中4人养老送终。赵永华和妻子只是普通的退休职工,经济条件有限,可他们对老人的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一份真心关爱,让这些劳碌了一辈子的老人走时不孤独。
        “亲生儿子也做不到这样”
       1月21日 12时左右,88岁的邱秀清老人、76岁的霍亚芹老人和92岁的崔学珍老人围坐在桌前,一边聊天一边等着赵永华夫妻给端菜端饭。邱秀清老人的儿子吸毒,为了筹措毒资败光家里所有的财产,老人只能流落街头。是赵永华帮她办理了低保,安排她住进了养老院,还一直照顾她至今。
        这三位老人目前都住在养老院,赵永华时常去看望,送吃送喝,还陪他们聊天解闷。生病时,赵永华就一夜夜守在身边照顾。“亲生儿子也做不到这样!”崔学珍老人念叨着。
        好心夫妻为4人养老送终
        赵永华今年67岁,1993年下岗,熬到了退休,工资一年年涨起来,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夫妻俩就商量着应该做点什么。
         从1998年至今,赵永华“赡养”了11位老人,至今已为其中4人养老送终。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不少老人担心赵永华会突然不管他们了。为了让老人安心,赵永华到公证处想办理“无偿赡养”公证手续,可他和老人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以只能办理“遗赠抚养协议”,也就是说赵永华照顾老人,等老人去世后遗产归赵永华所有。
        “我真图钱就不选这条路”
        办理了公证,老人们才算安了心,可流言蜚语也接踵而至,有人怀疑赵永华这么做是为了老人的遗产。事实说明了一切,潘宝性老人去世时98岁,是赵永华抚养的第一位老人。她没有家,赵永华就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居住。后来大娘病重,赵永华一直照料着。最后大娘死在家里,当时身上只有8.37元钱。
        赵永华说,他只与没有财产的老人去做公证,因为这样老人身故后不会有任何纠纷产生。其实,他真正抚养的老人不止11人,那些有财产的老人赵永华没去做公证,但也尽力照顾。“我要真图钱,就不会选择这条路走了!”赵永华坚定地说。
        家人受影响也争着做好事
        除了抚养老人,赵永华还在家里开通了全市首个“家庭扶老帮办热线”,同时他还是本市“遗体捐献宣传帮办志愿小组”的创办人,义务帮助想要捐献角膜和遗体的市民办理手续。
        67岁的赵永华本可在家享受晚年的惬意生活,可他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从红桥区的家到河西区、河东区,甚至更远的地方,为有意愿“双捐”的市民送去相关表格,帮他们办理公证,遇上有困难的家庭,他经常自己花钱打车带他们去公证处。
        在赵永华的影响和感染下,他的家人也都争着做好事,他9岁的小孙女日前获得了全市敬老孝亲小模范的称号,在所有入选的学生中她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来源:天津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