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以产业化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实力 王立岩 产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级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和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化程度决定其经济发展程度,既决定速度,又决定质量,更决定其综合发展实力。当前,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在保证发展质量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推进产业化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实力,只有把产业化这篇文章做好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实际支撑和可靠保障。我认为,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积极打造园区推进产业化。毫无疑问,功能齐全、产业集聚能力强、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园区建设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吸引各类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化的根本途径。现阶段,实现产业化必须积极打造现代化园区,把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高技术、高效益,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这个基础上推进产业化,这样就能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规模。在园区建设中,既要吸引一些好项目集聚发展,又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嫁接合作,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既要高标准加强园区设施环境建设,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又要发挥各类企业品牌优势,形成众多优势品牌的集群效应;既要注重园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又要着力构建符合当前产业发展要求,方便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化发展开辟一条通畅和谐高效的绿色通道;既要坚持产业特色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一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又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关注行业发展态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既要注重园区基础研究、开发平台和关键技术等方向的研究、攻关和破题,又要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促进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要前提。推进产业化既要规模和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这样的产业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才能真正成为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绿色引擎。要积极深化传统产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蜕变重生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努力形成有利于传统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构建优势、夯实基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指数提升的良好态势。要通过推动产业化来增强传统产业的规模优势,抱团发展,从而增强这些传统产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区域竞争实力。要注重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和创新力度,加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研究能力强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沟通和联系,力争建立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模式,实现引进消化创新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形成传统产业与科技研发机构和产业共同依存、共同发展、协同发展的局面。要加强以科技创新和管理为标志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业升级改造的持久动力。
三、围绕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化。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国家既专门颁发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又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和方向,以及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来构建未来经济发展竞争力。当前,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侧重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撑,引导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既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同时更要注重发挥民营企业、民营资本的作用,在积极营造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多元发展、合作发展、互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努力推进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四、围绕科技创新支撑推进产业化。要通过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引领和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经济活力、动力、质量和效益。要积极建立一套利于成果转化、利于激发活力、利于适应经济规律、利于生产力要素科学配置的科技创新体系。要积极培育科技创新技术市场,建立加快成果信息的交流机制,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要注重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研发投入程度,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要积极发展民营型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的帮扶力度,让他们不断成长壮大。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
五、围绕区域内外融合推进产业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日益明显。要争取把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引入本地区,不断强化产业化程度,提升产业化质量和优势。要加大本地区产业化对外的延伸和拓展,积极抢占外部区域的空间和市场,把产业化效益不断放大。同时,还要在做活项目和产业的同时,提高对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的吸附能力,产生人才、科技、资本的洼地效应。
六、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概念及具体措施。可见,文化产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大国,源自其近百年来的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创意十足、资金雄厚、人才荟萃,并以高科技为依托的朝阳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鉴于此,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也必须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娱乐、动漫网络等方面加大产业化推进力度,数质并重地积极推进发展。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