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8|回复: 1

劳动促进企业发展 创造成就美好生活

发表于 2012-1-31 21:42: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促进企业发展 创造成就美好生活
——关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调研
●全总调研组观点

  近年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力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推动职工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通过劳动促进企业发展,创造职工美好生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二重)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大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制造基地之一,总资产200多亿元,在册职工13000余人。近年来,二重大力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推动职工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通过劳动促进企业发展,创造职工美好生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1年12月8~10日,全总研究室、经济技术部联合调研组对二重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凝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企业共识,铸就团结奋斗的企业文化基石

  在二重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期,二重人始终传承和践行“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理念,坚持认为,劳动创造了二重,二重的美好未来也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多年来,历任二重领导班子都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作为管理和发展企业的重要理念。现任党委书记、总经理石柯说,“二重是国字号的企业,聚集着大批的产业工人,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倡导尊重劳动的理念,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实际上就是在给党‘挣分’,在做夯实党的阶级基础的事。”正是因为企业经营者有了这样的认识,营造了鼓励职工干事业、支持职工干成事业的浓厚氛围,热爱劳动、奉献劳动才会成为二重职工的价值追求。二重职工、全国劳模胡应华说,“国家给了我崇高的荣誉,企业在文化长廊中宣传我们劳模,给我们劳模很高的物质待遇,我们更应该勤奋劳动,回馈企业和国家。”职工代表王西波说,“劳模都是干出来的,在二重有很高的地位,我们普通工人都向劳模看齐。大家觉得,只要踏踏实实干活、认认真真劳动,一样能受到企业的尊重,一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了让广大职工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二重坚持以“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主流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塑造具有二重特色的企业文化。从2002年开始,二重围绕“幸福二重”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大讨论活动,二重党政领导带头参与讨论,广大职工在讨论中“自己写”、“自己说”,表达了他们对“幸福二重”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交流互动,在企业中逐步树立起了“工作着是幸福的”和“工作着是很幸福的”以及“幸福地工作着”的幸福观。2010年7月,在二重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建设“幸福二重”被列入未来企业的奋斗目标。如今,“幸福二重”的企业文化已经融入每一个职工的心灵,建设“幸福二重”成为职工们勤奋工作、不竭创造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源泉。
二、构建适应“大制造”理念的劳动竞赛平台,把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全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二重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机遇,树立做强做大企业的“大制造”经营理念,加快发展步伐,奋力推进成都工程研究中心、德阳生产制造基地和镇江出海口基地“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得到充分实施。如何适应这样的新形势,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摆在二重人面前的崭新时代课题。

  二重的党政领导班子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以开展劳动竞赛为平台,以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为基础,以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动力,把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贯穿于企业生产劳动的每一个环节。

  切实发挥劳动竞赛对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推动作用。成立了以主管生产的行政领导为主任的劳动竞赛委员会,加强对劳动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围绕生产经营的重点工作,不断拓展竞赛领域,丰富竞赛内涵,提升竞赛实效,组织开展了“流动杯”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注重将劳动竞赛融入到重点生产工作任务之中,加强生产组织,提高劳动效率,推动完成企业月度、年度生产任务;融入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操作创新之中,组织开展“争当创新能手”等活动,推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融入到提高职工技能和服务水平之中,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了职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破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难点、瓶颈和薄弱环节。

  高度重视和积极发挥班组在企业生产劳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将班组建设列入企业年度目标考核;加强班组现场管理,通过强化生产服务、技术质量、设备工具等各项管理,确保工艺纪律和生产服务操作规程得到严格遵循;推进班组民主建设,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延伸到班组,使班组中的每一个职工都知道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班组生产目标任务和各项规章制度;选好配强班组长,加强培训与管理,真正发挥班组长在组织生产管理中“兵头将尾”的作用,使企业各项工作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才对于生产管理的推动作用。二重的“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大研发投入,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提升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成套生产、配套服务等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企业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能力。加大企业管理力度,发挥高水平管理人才在实施“大外贸”战略、推进市场“大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优质高效地为生产一线服务。完善设备操作流程,强化质量意识,发挥首席技能大师等高技能操作人才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完成了各种险难急重的生产任务。

  二重通过劳动竞赛这个平台,使广大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一线职工有了展示创造能力的舞台;通过夯实班组这个企业基层单元,使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三、建立健全保障劳动者利益的制度机制,激发全体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在二重,广大职工之所以心齐、气顺地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工作、作出贡献,关键是建立了一系列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机制和制度。

  建立健全劳模培养、使用、管理机制。建立了完整的劳模培养、考核和评选体系,建设劳模后备队伍,逐渐形成了劳模靠“争”不靠“保”的竞争机制。实行劳模荣誉津贴、劳模股权激励等制度,同时,建立劳模代表进入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主席团等各类参政议政的制度,在工作上、生活上、政治上关心爱护劳模。健全劳模的使用机制,建立了“传帮带”的“师带徒”制度,不仅使劳模的精神发扬光大,而且使他们的业务专长和绝招绝活得以传承。

  建立健全人才使用、培养机制。近年来,二重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实行首席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专业师和首席技能大师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分配倾斜政策,使其收入水平不低于同层次领导人员的收入水平。制定了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制度,选拔年富力强有培养潜力的科研人员,通过“送培高校、校企合作、导师制”的方式,实现培养工作的制度化。建立人才培训制度,加大对重点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带头人的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素质。建立普通职工备选、入选企业“人才库”制度,制定从劳务派遣人员中择优录用合同制职工的制度,让每一名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有成才的通道和希望。通过建立这些制度,建设了科研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激励机制。二重将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创新机制,形成了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氛围。明确了“损失费用企业承担,成绩和荣誉归研究人员享有”的观念,从根本上消除了研发人员的思想顾虑。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极大地激发了职工钻研创造的活力和潜能。建立了完整、细致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奖励政策,将收入分配向创新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鼓励创新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建立一系列惠及普通职工的福利制度。二重将着力改善职工生活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的,作为检验企业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使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制度,为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基本解决了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制度,依托企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大家庭般的温暖,从而在各自岗位上“乐其业、负其责、精其术、竭其力”。
四 、 几点启示

  二重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固化于制,使之真正落到实处。二重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重视劳动,充分认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大意义。二重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凝聚了人心,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二重的经验说明,企业的发展壮大最终要靠广大职工的劳动和创造,企业要将尊重劳动、尊重职工作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广大职工要把劳动看做应尽的职责和神圣的义务。力聚则壮、人聚则强。只有充分认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要意义,形成热爱劳动、奉献劳动的共识,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发展,社会才能越来越美好。

  启示之二:要保护劳动者,建立健全鼓励劳动与创造的制度和机制。二重建立的各种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制度机制,使职工真正看到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了承认,自己作为劳动者得到了尊重,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生价值。二重的经验说明,尊重劳动必须首先要保障好劳动者的利益,建立起激励劳动的制度和机制,使劳动者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让劳动者有荣誉、有地位、有实惠,这样才能真正焕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启示之三:要提升劳动者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二重重视人才培养,形成了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重的经验说明,只有搭建职工成长的平台,培育技术创新的土壤,鼓励职工争当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和主力,才能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启示之四:要弘扬劳模精神,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二重广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给予劳模很高的待遇和荣誉,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二重的经验说明,只有让劳模这样勤奋劳动、贡献社会的人成为英雄、偶像,用他们的事迹和成长经历感召职工,形成通过脚踏实地、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导向,才能使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共同追求,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06:20: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