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0|回复: 9

[过往话题] [参论]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是否支持其坚守“北上广”?

发表于 2012-2-4 10:23: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版主按】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因高房价、就业难、生存压力大等诸多原因,毕业于各大高校,曾在“北上广”等大都市生活数年,这类优秀人才大量回流,转到二三线城市或回老家发展。“北上广”年轻人永远的心结,是欲走还留,纠结其中,还是离开之后,又分外想念。志存高远的年轻人是不是一定要在大城市里安顿自己的青春?在二三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趋加速的今天,不在一线城市打拼是否也会得到光辉灿烂的前途?对此,您有何建议?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是否支持其坚守“北上广”?欢迎参与本周话题讨论。来稿请以新帖形式发到企业事评版块,支持坚守“北上广”的请在来稿标题前加[正方]字样;反之加[反方]字样,并请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

来稿参加评奖时间:2012年2月10日周五晚12时。



相关新闻:

青年逃离北上广回乡经商:我只能把理想留在那里


  乡言:现在已经没人觉得在“北上广”闯荡是件多了不起的事,班里一大半同学都回来了。 ——高中同学王琳
  “你何时回来?我们合伙开家咖啡店”,高中同学聚会上,好友王琳拉着我说。
  她是月薪2000元出头的小学老师,聚会时开来了新买的标致车,花费源自和家人所共同经营药店的收益。
  “现在已经没人觉得在‘北上广’闯荡是件多了不起的事,班里一大半同学都回来了”,王琳指向班长王鹏,“连他都辞去北京的工作,考了西宁市公务员。”
  王鹏正与张越抢着付账,“我知道你们酒吧最近生意好,可我们桌游店的营业额不比你们差”,他挡开张越的手,最终买了单。
  一年前,王鹏与另两名高中同学合伙开起西宁最大的桌游店,张越则入股了高中同学洁雅新开张的酒吧。
  但与王琳一样,经商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职业。工作日的白天,他们是朝九晚五的政府公务员、省属投资公司的职员、银行的大堂经理、机场的地勤人员……
  “你们一手捧着铁饭碗,一手搞着第三产业,日子倒也滋润”,有同学说。
  “更多的是无奈”,王鹏接过话题,“谁不曾立志在‘北上广’创一番事业,但各种压力和不适应让我们逃回来,回来却发现,西宁已是高物价低工资,生活难题更多。”
  “或者重闯‘北上广’,或者留下来想方设法让生活变得美好”,王鹏说,这是返乡年轻人必须要做的选择,权衡再三,留乡创业看似更为容易。
  逃离“北上广”回乡
  “我喜欢北京,但只能把理想留在那里,理想没法让我买得起三四百万的房子”
  付账没抢过王鹏,张越遂邀请大家去他的酒吧玩。
  下午2点,张越的合伙人洁雅裹着棉被躺在酒吧的沙发上,我们进店,她睁开惺忪的睡眼,“不好意思,一直忙到天亮,聚会都没去成。”
  从除夕夜开始,洁雅已4天没回过家,一直忙在店中。“这算好的,工作日的时候在店里忙到凌晨,清早还得按时去公司上班。”
  “越来越没出息,读了十几年书,最后竟成了酒吧老板”,她自嘲道。
  并非没在大都市闯荡一番。洁雅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但这又能证明什么?还不是逃了回来”。
  如我这一代在西宁读书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受过家长及老师这样的教育:好好读书,考出青海,留在大都市。原因无外乎青海的偏远落后,和较为恶劣的高原环境。
  2005年高考,我所在的班级曾是母校甚至整个西宁的骄傲:全班70余人无一落榜,40%的同学考入国家211重点院校,成绩最好的女生拿了全省文科第二名。
  2009年春节,完成大学学业的我们再次相聚。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留在北京,进入了全球500强的外企;××正计划出国;××考上全国排名前十大学的研究生……
  一名留在西宁工作的同学喝红了脸,拍着桌子嚷嚷,让留在北京的好哥们等他两年,“我留下是为了积攒经验和资历,攒够了立即远走高飞。”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王鹏哼起齐秦的歌。两年前,依父母所愿考入北京一知名大学,毕业后被一家银行以优厚待遇录用的他,突然辞职,回乡备考公务员。
  “我喜欢北京,但只能把理想留在那里,理想没法让我买得起三四百万的房子”,王鹏说,因为压力太大,他曾大把大把地脱发。
  2010年起,逃离“北上广”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及,“大多数同学在这期间回到西宁”,他说。
  王鹏成功考上公务员,任职于西宁一区级政府部门。“逃”回家乡,起初也忐忑不安,但他渐渐发现,极少有人再会跟他提及“走出青海,落户繁华都市”的论调。
  “80后”的经商潮
  “经营所得只为能早点买房娶妻。虽然不符规定,但也是无奈之举”
  “你是公务员,又入股经商,不怕出问题?”我问王鹏。
  “我投资开店的地点,并不在我所工作的城区,和我的工作也没有利益牵扯,经营所得只为能早点买房娶妻。虽然不符规定,但也是无奈之举。”王鹏说。
  “还是买不起房”,他说,近几年,西宁的物价上涨速度位于全国前茅。青海人最常吃的烤羊肉,上大学前每斤价格30元左右,现在涨到了60元。“西宁条件较好小区的房价,已突破五六千元一平方米,并在快速上涨。”而他的月薪只有2000多元。
  “穷则思变”,王鹏半开玩笑说,“西宁物价虽高,但受生活习俗影响,市民的消费水平,特别是在餐饮、娱乐方面的消费能力仍非常高”,他与两名同样从外地回西宁的同学一拍即合,从父母处借来资金,开起桌游店。
  近两年,西宁的娱乐休闲业发展迅速,王鹏桌游店所在的街道开起十多家咖啡店、酒吧;张越酒吧所处的饮马街,已成为酒吧一条街;而盐湖巷周边的茶楼从两家迅速增长为近20家。
  张越说,这些酒吧、咖啡店以及一些时尚服装店的经营管理者以80后年轻人居多,头脑灵活,思维开放,引领着西宁人的消费导向。
  “酒吧街”、“咖啡街”、“茶楼街”等以街道为行业聚集区,附带周边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经营方式,如“蝴蝶效应”般冲击着西宁旧有的经营方式。
  曾遍布西宁大街小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烤肉店(摊)、拉面店、酿皮店数量急剧减少,或是改换门庭,或是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被兼并。
  对未来重新规划
  “不想让环境改变自己,就努力去改变环境”
  新的商机不断涌现,只要选择正确,辛苦就不会白费。张越和洁雅投资酒吧的30多万元,一年时间已全部收回。现在,他们打算将这家200多平方米的小酒吧转让,开家规模更大的。
  春节期间,王鹏的桌游店不断刷新着单日最高营业额。他没有扩大经营的想法,反而将投资股份让给另一名同学几个百分点,从“大股东”变为“二股东”。“这样就把桌游店的管理全部委托,不用天天把我拴在店里,累得半死”,他解释说。
  开店一年,接待、卫生、采购需要王鹏每日亲力亲为,单位里的工作更不敢疏忽懈怠,“每天都有乱七八糟的难题等待解决。”
  “但在西宁做生意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人员数量奇缺,素质也太差”,王鹏说,如今西宁多数酒吧、饭店、茶楼等店门上,招聘启事长期高挂,对应聘者均是来者不拒。
  数月前的一个晚上,王鹏桌游店中的服务员走光。无奈之下,他凌晨1点跑到张越酒吧中求助,希望能暂时租借几名服务员应急。但去后发现,那里同样人手紧缺。
  因为多次对待顾客态度恶劣,王鹏将店中一名服务员开除,但女孩被开除时却毫无悔意:“从你店中走出去300米,我就能找到下一份工作。”
  “经商所改变的,大多是我自己的生活,但经济发展中的畸形不矫,积垢不除,我们的生活仍会问题重重”,他有所领悟,开始重新规划未来,对所负责的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燃起热情。
  “不想让环境改变自己,就努力去改变环境”,他对此有信心,因为“班里一大半的同学都回来了。”
  毕业于各大高校,曾在“北上广”等大都市生活数年,对各类先进理念耳濡目染,这类优秀人才的大量回流,会为西宁发展带来动力与变革。
  他说,“这不需要太久,我们正在迅速成长,西宁的未来是我们的。”(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0:59:04 | 查看全部
坚决留在北上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1:03: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1:25:47 | 查看全部
支持孩子“北上广”工作,但希望工作5年以后能去其他地方定居生活。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的门户窗口,包含国企、外企数不胜数,毕业以后能在这里历练几年对以后的工作、甚至是创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帮助。年轻,本来就应该吃苦,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历练几年,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后,可以考虑回自己的故乡或者中小城市自行创业,这样可以迅速积累财富,从而使孩子在40岁前能有各方面的飞跃,实现人生理想。立业、成家,息息相关,没有业,哪有基础来保障幸福。所以,我会鼓励孩子在外奋斗5年,在这5年里,以积累知识、经验、技能为最终目标,不计较报酬,不计较得失,5年后选择适合他发展的方向,然后选择发展的地方,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1:35:24 | 查看全部
呵呵,这个话题不好把握,因为每个人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立场和梦想都不同。所以没有绝对的正方和反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4:14:36 | 查看全部
我的孩子,只要她愿意,我支持孩子自由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8:29:34 | 查看全部
凡事皆有度,否极泰定来;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可以让他(她)在北上广的门槛迈一下,如果孩子能胜任适应和发展,我当然会支持孩子在那里发展。如果不是那块料,何必末路强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9:32:42 | 查看全部
反方:我不赞同让孩子坚守“北上广”。
虽说现在我还没用孩子,不知道当有了孩子以后会我的孩子会怎样想,假设作为一位母亲,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到“北上广”发展,一线城市竞争相对二线、三线城市较为激烈,同时也是人才集聚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你需要有怎样的才华才能真正的站稳脚。一个研究生,也许在一线城市就像二线、三线城市的本科、专科生一样,而在二线三线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所以与其在一线城市承受压力,不如在二、三线城市奋斗出自己的事业。
我是一名五年制大专生,在大学的时候,我一心想要去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的同学班级上课,可是我的系书记跟我说了一句话: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三年后,大学毕业才真正的明白那句话的含义。三年里,我在班级里成绩名列前茅、年年拿到奖学金,毕业后第一个签了就业合同,这都是在这个小圈子里的成绩。
所以,孩子“北上广”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在二、三线城市可以做个领头人,为何要去“北上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08:53:19 | 查看全部

回 7楼(洋葱) 的帖子

请您以新帖形式发到企业事评版块,以便参与评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8 18:44:53 | 查看全部
心安即可,做人何必那么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