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755|回复: 29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发表于 2007-8-11 09:14: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请大家以此为题各抒己见,最好结合发生在企业和班组的鲜活实例来阐述顺口溜产生的根源和发出的警戒……



[B]解读班组职工中流传的顺口溜[/B]
解读班组职工中流传的顺口溜
前不久,笔者在陕西一些国有纺企班组中了解到,在班组职工中流传着不少顺口溜,有反映企业和社会现象,有描述做工艰辛,还有表达生存焦虑。“管理就是动嘴,狠抓就是开会,重视就是标语,检查就是罚款,汇报就是掺水,总结就是神吹……”这段曾在不少班组职工中流传的顺口溜,就形象地反映了某些企业在班组管理中的“假大空”现象。
又如反映企业不堪年终接待的:“年终企业闹兮兮,客人一批又一批。消防队来查消防,防疫站来查防疫。市总公司搞评比,区爱卫会选红旗。领导慰问贫困户,计生办来查节育。税务分局前脚走,后脚来了物价局。谁来都有纪念品,谁来都得摆宴席。企业忙乱酒楼喜,笑问明天来几批?” “检查就是宴会,验收就是喝醉”。班组职工们质疑说:如此这般地终日沉湎于迎来送往,应付于检查接待,那还有精力去安排生产经营工作呢?
在某企业班组中流传着一段“企业十化”,虽夸张却耐人寻味:“老板被神化,成员等级化;高管贵族化,班组民工化;思路原始化,管理随意化;待遇差异化,加班义务化;前途虚拟化,加薪是神化。”资料显示,一些国企高中管理层收入比班组职工高出数倍,形成明显的等级与穷富差别。在某些企业班组,“扣钱就是管理,减人就是效益”,结果是 “班组人员吃紧,科室干部超编。” “班组人越减,科室人越多。”
由于管理上的漏洞,一些基层班组出现“岗位交接在班外,机台空转没人怪,纱布常丢车常坏,弄虚作假不算赖,推脱责任逃得快,老老实实吃不开。”而一些基层管理者“抽烟一闻知伪劣,喝酒一抿道高低,麻将一摸明花点,工作一问说不清。”顺口溜辛辣地讽刺了少数管理者的不做为,可谓入木三分。
说到班组职工艰辛,这段顺口溜恐怕真的是流传甚广的了:“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若问收入,羞于口张,扪心自问,我比谁强?”
“市场涨物价,老板涨身价,工资涨不动,劳力最廉价!”分配不公、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当工人往往意味着工作累、报酬低、后顾多忧。 随着医疗、房价、子女上学等费用和市场物价的不断上扬,工资收入长期波澜不惊,正在成为众多班组职工心头一个难言的痛……
说到难言的痛,不仅仅是“物价猛涨工资不涨,处处要钱工人没钱。”中老年职工看不起病的酸楚,也在顺口溜中溢于言表:“看个感冒百十元,年薪难医阑尾炎。”要说班组职工的“年薪”也不过七、八千元,自然是得不起病了。“得场大病,家底赔净。”就只能是“小病扛,大病拖,街头药店自抓药”了。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面粉里有添加剂,辣椒里查出苏丹红,蔬菜里过多的农药残留物等现象也使班组职工们感受消费迷茫与不安,增添了生活上的危机感。
客观地说,顺口溜在班组职工中流行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些顺口溜源于生活,来自班组,真实道出了民生多艰与职工生存焦虑。它暴露出社会和企业的某些弊端,反映了班组职工对不良现象的厌恶,也表达了班组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而我们一些企业领导们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落后职工的牢骚怪话罢了,一听了之甚至一笑了之。其实,这正是班组职工心声表达和真情流露。可谓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我们不应回避漠视。
顺口溜流行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更值得关注的是应该如何解决顺口溜中所反映的问题。从社情民意中检验反思我们的工作和言行,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责任感,把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是我们的责任。让职工生活无忧,让社会安宁和谐,正是我们所应该努力去做的。  周宁光
李凡在进行操作顺口溜演练.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10:23:32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我们这儿班组没有多少顺口溜(可能是我没有听到),倒是干部中相互间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的顺口溜多得不得了。很多是负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0:44:39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老板被神化,成员等级化;高管贵族化,班组民工化;思路原始化,管理随意化;待遇差异化,加班义务化;前途虚拟化,加薪是神化”。。。诸如此类的顺口溜出自谁人之口?!咋看咋不象是出自俺们那些在一线埋头苦干的工友之口。假如能够归纳到这种程度,我倒建议聘请他们为咱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的特约通讯员。。。理是这个理儿,不过还是要牢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请求不要把一己掌握的“段子”强加在工友们身上,他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到如此程度已经不容易了。不过帮他们呼吁一下工作、生活中的不平事,心地还属不错!!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04:51:55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三个一样”顺口溜的嬗变

8月11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制氧车间会议室内,正在召开的制氧车间七月份经济承包考评会上,决定对消除一起设备事故隐患的生产骨干夏志胜奖励20元,对因疏忽致使循环水泵房积水的一名职工扣款100元。制氧车间有这么一个考评会、有这么样的奖惩结果,得力于一句“三个一样”的顺口溜。
若干年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顺口溜,在制氧车间、甚至整个冶炼厂十分风靡,基本达到了“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程度。职工缺乏积极性与责任心,大都抱有一种混的思想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加上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在作怪,使一部分职工的精神面貌萎靡不振。还有的职工说:现在国企都这样,大家一起拿工资一起混呗,领导也不要整人,反正他“每天上班不怕你、每月有工资发不求你、有了事情还是要找你”的。造成许多职工人心不古、自由散漫,企业管理中的消极因素及负面效应的“红灯”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灰色”现状,制氧车间决定从这句“三个一样”顺口溜入手,进行劳动用工及工资的制度改革,出台了职工月度考评管理办法,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宗旨,逐步拉大职工工资分配的差离,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的。在制氧车间新系统控制室的同一个岗位上,熟练操作工夏志胜的岗位工资为四岗、不能独立操作的职工柯华只有三岗。今年六月份车间年中设备检修,在发放检修费用是,干得多的发了200多元,干得少的只发了30元。这要是在以前,早把这笔检修费“撒了个胡椒面”,人人有份,处处歌舞升平了。今年端午节,制氧车间发放节日物资,有的职工领到了一袋米和一壶油,而有的职工只能领到一壶油。这种“工作必须看成绩、收入务必凭贡献”的理念也正在逐步形成,并深植于职工心中。
如今的制氧车间,职工认真学技术、积极找活干的氛围浓郁,生产势头强劲。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老“三个一样”已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新“三个一样”。
真没想到“三个一样”顺口溜的嬗变,助推了一个企业的发展。      (王克礼)

单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
邮编:435005
电话:13886467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08:10:13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QUOTE=澧水旺仔]最近进入平台好艰难,速度慢得出奇,打开查看一个帖子需要耗时几分钟,有的还不一定能打开,但是别的网页还是很正常,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QUOTE]


      白天上网人多,所以进去慢,而且修改完的内容保存不了。今天没有上班吗?又有什么大作问世?让我先睹为快。近期《人民铁道》你的大作连篇累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12:09:42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怎么可能啊?在北京很正常啊,没有发现你所说的情况。还有哪位朋友发现进入平台有类似情况?请及时反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12:23:36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我家里的电脑最近上平台很难的,有时借平台“打开网页”之机眯一会儿,仍不容易登录,但其他网站网速正常,我想可能还是须寻求一些技术支持吧!
不过,我有一个很笨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重新启动电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3 22:05:05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以往坐堂等诊,如今现场把脉
孤东三采中心“移动式管理”转变干部作风
顾永强
“现在污水干压低,按道理这口井注不进去了,可为什么流量计仍然显示读数呢?”昨天上午9:00,山东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8#注聚站几名员工议论半天也不知所以然来。“是母液回灌到污水干线造成的,赶快停井,不然井会吐砂的”。不知什么时候从大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原来是技术组季工到现场来了。随着他的解释,大伙的疑问很快消除了,而且该井也临时关井了。
2007年以来,三采中心针对三采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种类多、故障点多的特点,实施干部管理人员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的“移动式管理”工作法,在移动中把管理激活,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没有实行“移动式管理”之前,由于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该中心不少干部甚至基层干部大多采取“坐堂式”的被动管理,特别是通讯的便利使某些干部习惯于遥控指挥生产,致使现场许多生产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非正常停泵、停注时有发生,影响了注聚质量。
该中心推行的“移动式管理”管理,就是干部不间断地到现场进行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一线岗位推行“发现问题就是成绩”和“发现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管理理念,按照“谁发现问题谁记录,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记录”的全员管理原则,由操作工人日常点检,对查出的设备隐患组织人力及时处理;对操作人员不能准确判断的设备隐患,及时请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状态检测,确定能否正常运转或采取换件、维修等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干部办公点的前移带动了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防范事故隐患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8月10日注聚二队9#注聚站员工在巡视中发现1台注聚泵有明显撞击声,经停机检查,发现该泵盘根盒已明显松动,及时进行了紧固,避免了设备机械事故的发生。
自实行“移动式管理”工作法以来,该中心管理人员坚持每天“移动管理”,对现场施工、重点工作等,队领导24小时轮流跟班、机关干部全程盯在现场,直至现场施工结束或重点工作完成;中心领导规定每月下基层天数不少于5天,且必须带着任务下去,切实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整改问题有回音。该中心本着“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难点突破在一线,服务重心在一线”的原则,把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肩上。干部全部深入到生产一线,下班组、跑现场,检查了解生产管理和员工生活情况,形成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掌握,疑难在一线解决”的务实工作作风。
实行“移动式管理”以来,这个中心的广大干部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变化:联系工作下基层的多了,打电话“遥控指挥”的少了;检查工作看现场多了,看材料、听汇报的少了;总结工作主动查找问题和差距的多了,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少了;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对基层帮助指导多了,批评指责少了,在移动式管理中解决了现场生产难题,及时消除了各种事故隐患,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受到了一线员工的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4 22:28:10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不要小看职工的顺口溜
熟悉煤矿的人大多有体会,受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影响,矿工有爱编顺口溜的习惯,或表达心声,或针砭时弊,或发发牢骚,笔者在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工作多年,对此深有体会。笔者认为,顺口溜是职工情绪的“晴雨表”,企业管理的“百宝箱”,领导决策的“方向盘”。企业领导者都应该高度重视这笔宝贵的“财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顺口溜中所反映的问题。这既是职工之福,也是企业和社会之福。
情形一:职工情绪的“晴雨表”。“无噪音,无污染,既舒服,又省钱。”这是淄矿集团济北铁运处“阳光浴室”投入使用后职工自己编的一段顺口溜,真实反映了洗浴条件改善后职工的喜悦心情。济北铁运处职工浴室过去一直采用传统汽水交换供热方式,因800米的蒸汽管路降压、降温、泄漏等原因,热效率损失非常严重,实际利用率不到三分之二,一年供热费用达30余万元,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蒸汽发生泄漏时,职工有时不能正常洗澡,能勉强洗时也是噪音大,空气不好。职工为此编了一段顺口溜“洗个澡,真麻烦,动静大,不划算”。铁运处领导听到后,决心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组织人员进行考察论证,确定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原浴室改造成“阳光浴室”的方案。“阳光浴室”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由1200支集热管集成供热,采光面积达160平方米之多。阴雨天采用辅助电加热,冬季利用采暖系统辅助加热,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降低能耗。据初步测算,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比原供热方式年可节约费用20万元以上。
     情形二:企业管理的“百宝箱”。“交接班,不脱岗,工作之中莫违章;行人道上放心走,电车行驶不能上。”8月13日中班班前会上,淄矿集团埠村煤矿三井机电队职工学起了职工自编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是该队推出的安全教育新方法。他们让每一名职工结合工作实际,自编一首安全知识“顺口溜”,并张贴在区队学习室的学习墙上,让职工利用班前班后时间学习记忆。“下井前,莫饮酒,饮酒工作人担忧;班前会,要仔细,安全事项要牢记。”“矿灯、便携、自救器,随身携带莫忘记,上下罐、坐皮带,排队上下不拥挤。”这样的“顺口溜”,内容贴近实际,语句简明扼要,易懂易记。职工们说,班前读遍‘顺口溜’,下井干活不用愁。在长期的实践中,淄矿集团的职工围绕安全生产、节支降本、文明创建等编的“顺口溜”比比皆是,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构成企业管理的“百宝箱”。
情形三:领导决策的“方向盘”。淄矿集团的各级领导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深深认识到:发展思路对不对头,出台的改革举措合不合理,职工是最好的“试金石”。为此,在企业发展中,淄矿集团注重征求职工意见,倾听职工呼声,及时改进工作。如职工对企业浪费现象深恶痛绝,编了诸多如“机台空转没人怪,纱布常丢车常坏,弄虚作假不算赖”等的“顺口溜”,淄矿集团及时采纳职工意见,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岗位价值管理等现代化管理办法,使跑冒滴漏现象得到了有效杜绝,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职工们用“顺口溜”总结出了单位的成本观:“先算好账后花钱,花钱比挣钱还难;浪费的是自己的,省下的都是赚的”。
(王俊)
电话:13853384509
地址:淄矿集团宣传部    邮编——255120
审稿: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部长国洪伟
电话:0533—58511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2:52:33 | 查看全部

回复: 班组“顺口溜”亮起的红灯

以上稿件,许多我都下载了,如果版面要选择此主题,那诸位的稿件就看版面酌情安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