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7|回复: 9

[身边的感动] 陈玉芳 22年呵护58个孤残娃 

发表于 2012-2-8 22:56: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玉芳 22年呵护58个孤残娃 
        
        【阅读提示】
  22年来,她先后收养了58个孤残孩子,对他们管吃、管住、管教育、管做人,一直管到成家立业才放心。她办学,却不为挣钱,即使负债累累,仍不放弃孤残儿,只缘她“看不得娃恓惶”。她就是山西临猗县博达学校董事长、共产党员陈玉芳。
  
        【镜头一】
  2012年元宵节,天刚亮,陈玉芳就在厨房忙上了。按当地风俗,这天早饭要吃“大杂饭”。虽然昨晚已包好了饺子,但因做的饭量大,她还是有些着急——吃饭的人太多了,单孤儿娃就17个,加上特教班的残疾孩子和自家儿女,3桌都坐不下呢。 
  这17个孤儿娃只是陈玉芳众多孩子的一部分。22年,她先后收养了58个孤残孩子。这些孤残娃,只要进了陈玉芳家的门,便是膝下儿女,再无里外之分。用儿子陈智的话说,她待孤儿娃,比对亲儿孙更亲。
  孤儿赵春萌就深有体会。今年18岁的她,已在这个大家庭里度过了6个春秋,6月份就要参加高考了。春萌1岁多父母就离了婚,5岁时爸爸又离家出走。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在春萌童年的记忆中,家里总是黑乎乎的,饭桌上永远只有萝卜、白菜和馒头。她曾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让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可上完小学,家里却再无力供她上初中了。眼看就要开学,春萌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哭了一宿。第二天,12岁的她扛着锄头下了地……
  就在这时,经临猗县妇联介绍,陈玉芳决定收养小春萌,就在自己的学校上学。听到这个消息,小春萌整整一晚上都没敢睡,生怕醒来是一场梦。
  让她更没想到的是,在陈玉芳身上,她还找到了已经遗失的母爱。
  2007年过完年刚开学,春萌不慎出了车祸,左腿三处骨折。从检查到手术,一天一夜,陈玉芳和丈夫守在医院滴水未进。麻醉一散,春萌开始觉得疼了。陈玉芳见娃直咬嘴唇,就伸了根手指在她嘴边:“你实在疼得厉害,就咬我的手吧。”
  春萌住院期间,学校正忙,但陈玉芳仍坚持每天去医院看她,饭盒里带的不是排骨就是鱼,啥有营养做啥。“她和伯一来,我就觉得很幸福。”
  陈玉芳对她的这些孤儿娃都一样,不只管吃、管住、管看病,还管教育、管做人,一直管到成家立业才放心。
  
        【镜头二】
  2011年初夏的一天,夜深人静,陈玉芳唤醒丈夫陈天力,让他用摩托车把自己载到地里。对着空旷的原野,她双手使劲捶着自己的胸口,大声哭着喊着,发泄心中的压抑。
  
  几天前,女儿再次劝陈玉芳把这些孤儿娃送走,为此两人还吵了起来。也不是女儿没爱心、不明事理,实在是她家的情况太困难,熬不下去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玉芳就在村里办起了缝纫班,后又扩建成服装厂,生意做得格外红火,成了临猗县知名女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2002年,她又投资数百万元创办了博达学校。
  但她办学,却不为挣钱。当时县里学校收费高,附近村子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都辍了学,让打小没念过几年书的陈玉芳格外焦心。她收养的孤残娃,也得有个受教育的地儿,以后好谋生路。
  博达学校收费标准本就很低,但是家里困难的学生,只要从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简单写个贫困助学申请,陈玉芳还给娃免学费,甚至倒贴生活费。
  起初,有服装厂做后盾,学校还勉强维持得住。2009年,厂子陷入困境,原本就不盈利的学校成了一个大包袱。到2011年5月,陈玉芳已负债263万元,全家人不得不靠借钱过日子。
  2011年7月14日,陈玉芳摸遍所有口袋,只剩下3块钱。她想起家里一张旧卡上还有50元,便打发丈夫老陈去镇上取。可老陈出门3块钱也不够呀,没办法只好跟小孙女说了半天好话,从娃手里又拿了2块钱。取钱回来,老陈把学校一些烂纸箱子收拾收拾,卖了40多元,这才够了当天的饭钱。
  就这,孤残娃们也不让她省心,不是这个打架了,就是那个闯祸了。加之孩子多数心理偏激又敏感,打不得骂不得,闹得陈玉芳的喉痉挛一犯再犯。医生说,再不注意,说不定命都要搁在这病上。
  经济上出了问题,身体条件又不允许,起初是亲戚朋友,后来连一贯支持她的家人也开始劝陈玉芳放弃孤残儿。
  “说没动摇过,那是骗人,可娃们能去哪?再成没家的恓惶娃?不行!”几经纠结,陈玉芳熬煎着又坚持了下来。
 
  【镜头三】
  “妈,祝您新年快乐!”接过培德特意从北京买回的新衣服,望着长大成人的娃,陈玉芳眼圈一红,落下幸福的泪花。
  培德原是个放羊的孤儿,15岁才被当地政府送进博达学校。性格孤僻又倔强的他,以前可没少给陈玉芳惹麻烦。如今,他在北京打工,一个月挣好几千,这次春节回来,给陈玉芳又是买营养品又是买衣服。
  朱峰一家也拎着大包小包拜年来了。在政府机关任职的他,是陈玉芳收养的孩子里最有出息的一个。朱峰结婚,陈玉芳为他置办了当时时兴的四大件;朱峰孩子满月,她更是小衣、小袄样样备齐,比自个儿娃有孩子还上心。
  自陈玉芳的事迹传开后,当地掀起了“学玉芳、献爱心”的热潮,许多单位、个人纷纷组织捐款,帮她渡过难关。一名不愿留下姓名的农民工,硬要从他仅有的1000元工资中每月拿出100元支持陈玉芳。
  “那么多人给咱捐款,说明世上还是好人多,可养娃是咱自个儿要做的事,咋能连累别人呢?”去年,陈玉芳组织人做了一批龙饰挂件,销售得很好,今年她打算制作更多的手工艺品投放市场,靠自个儿挣钱把身边这些孤残娃养大成人。【摘自《 人民日报 》】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7:59: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8:04:22 | 查看全部
   感动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8:31:04 | 查看全部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请大家为陈玉芳鼓掌,请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从我做起,那么你的善举也可以感染很多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9:09:45 | 查看全部
谢谢三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9:29:33 | 查看全部
但她办学,却不为挣钱。当时县里学校收费高,附近村子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都辍了学,让打小没念过几年书的陈玉芳格外焦心。她收养的孤残娃,也得有个受教育的地儿,以后好谋生路。
  博达学校收费标准本就很低,但是家里困难的学生,只要从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简单写个贫困助学申请,陈玉芳还给娃免学费,甚至倒贴生活费。
   ——十分感动,但是我们也想问问,当地政府干什么去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5:46: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0:03: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2:53:29 | 查看全部
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31:04 | 查看全部
在钢筋混凝土堆砌的世界里,我们渴望温暖,渴望爱心,渴望那份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纯朴善良,谢谢各位老师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