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草根发明家张灵峰
成锁孝
在洛阳供电段,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抢修车间,四年来先后设计发明供电、电力、高铁新产品11项、改造大型机械加工设备2台,其科研成果已获国家专利3项,专利申请获国家已受理2项,他们的领头羊是谁?个中又经历了哪些艰辛?带着疑问我们走访了该车间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张灵峰。
2007年张灵峰创新发明的高压变配电隔离网栅获国家实用新型(ZL2009 2 0928293.0)、外观设计(ZL2009 3 0288083.9)二项国家专利,已用于洛阳北、洛阳东、郑州北等11个变电所。回想起当时在设计网栅的时候,张灵峰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周围同志埋怨,认为活干不了。他的老父亲住院又需要陪护。他自己也不知道做成啥样;手里没东西,心里没数,书店、图书馆、互联网、大学、研究所、市场、机加工同行一一了解、询问,都没有相关资料,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张灵峰像着了魔一样,白天、晚上、吃饭、路上都在不断琢磨,觉得合适就画张图。图纸攒了一大摞,家里有、办公室也有。在一个星期天下午他又抽空跑到书店查资料,在回家的路上豁然开朗。自己以前干过配电所,也多次参加配电所施工,何不沿着配电所的思路往下想,高压设备按高压设备配套设计,室内设备按室内设备设计,室外设备按室外设备设计,A项与B项用颜色区分,把原来监视窗改成配电高压监视窗,合叶自己发明自己做,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当时直接找台电脑就把效果图做了出来,他高兴得简直要蹦起来。他设计的网栅外观采用数控冲压、静电喷塑技术,保证了网栅永不变形、永不涂漆,免维护、免维修,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值班员劳动强度,保证了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喷塑颜色与所内高压设备颜色配套,A项颜色与B项颜色不一样,避免值班员误操作设备和事故发生。标示设计立体、新颖、醒目、特色鲜明、大方。人与设备和谐,作业环境好,消除值班员过去对高压设备的恐惧感。
自从有了第一次,张灵峰的发明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冬,张灵峰利用接触网报废配件,使用三角形结构,设计的高铁H型钢柱登高作业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ZL2010 2 0549459.4)一项专利。已配发到高铁各车间正在使用。
2011年张灵峰设计发明的“高压变、配电设备防爆、防磁无涡流隔离网栅”得到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413470.7)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517508.0)二项专利申请受理。该发明解决了干式电抗器、变压器因网栅产生涡流烧毁设备和安全防护难题,其特点是不导电、不导磁、防爆、不变形、无金属闭环、无涡流、耐冲击、耐寒、耐高温、抗老化、高强度、使用寿命长(50年)、用颜色自动区分A、B项设备,避免值班员误操作造成事故。
一花独放不是春。他还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锻炼。2010年高铁需要200多个巡视记表箱,他有意交给技术员设计,技术员、材料员想出合理办法,并组织制作,解决了现场按装、使用问题。车间每周一交班会前是车间业务学习时间,从班组长到车间管理人员、主任、书记轮流讲课。讲课讲稿挂车间网页“阶梯教室”上。车间自编《抢修车间机械加工安全管理技术手册》40余万字,集通俗、实用于一体,简单、易学,凡是现场用的上,都写进去;凡是车间有的设备,其工作原理、电器图、润滑图、传动图等全有;做到让职工看得懂、学得进去、有兴趣、学以致用,新职人员读此书很快就能学会机械加工、就能上手干活。车间还利用周六、日休息时间聘请大学老师到车间教授CAD技术,有20余人参加了培训。车间自己举办TPS丰田管理技术研讨会并结合车间实际推行了丰田管理技术。
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停息的脚步。如今的张灵峰又和和洛阳当地研究所、大学合作研制的高铁抢修钢柱已进入尾声,这是凝聚他一年时间心血的结果,是他又一次向新技术高峰攀登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