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3|回复: 7

[散文 随笔 杂文] 曾经有个地方叫西麻湾

发表于 2012-2-9 16:28: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曾经有个地方叫西麻湾

   济南人喜欢旅游的越来越多,说到景点西麻湾,知之者甚少,去玩过的人更寥寥无几。但一说到明水的百脉泉公园,大家都相当熟悉。其实,西麻湾就在离明水百脉泉公园不远的地方。
       有语曰“去东麻湾是看泉,去西麻湾是玩水。”
       西麻湾和东麻湾、绣水并列明水三大泉系,史称西麻湾“一泉成河”,可见泉水量之大。
      车行明水明堂路北端,沿路南行至中段。恍然间,颇为壮观的亲水乐园在眼前。
      放眼一观,西麻湾轻波涟漪揉翠影,水清柳绿,花红草翠,鱼翔浅底,泉水灵动欢快,奋涌跳跃。河中可以泛舟,恰若济南护城河。 岸边有巨型奇石矗立,似骆驼,如蜥蜴。随处设有长椅,供游人歇息。
      北部东侧有一泉水汩汩外涌,取水者络绎不绝,偶有涮洗衣物或水果的。西侧泉子成池,泉水上翻,泉眼处的鹅卵石也在欢快地跳动着。再向南行,便是七十二名泉之一--眼明泉了。
      眼明泉水质澄洁,泉水从铺满了鹅卵石的泉池中央翻腾而出,水满自溢,形同瀑布。走近一看,池上有欧阳中石先生手书“眼明泉”,轻摇直上的颗颗水泡,竟聚成了如此的水量!
      明《七十二泉诗》收录时,称眼明泉为“明水泉”。明代晏璧咏《明水泉》诗云:“清泉一派接云河,宝鉴同明水不波。步绕方池闲顾影,须眉散作百东坡。”元《齐乘》载:“明水,一名净明泉,出百脉西北石桥边。其泉至洁,纤尘不留,土人以洗目退昏翳,与西麻湾水合流三里余,入绣江……又北入小清河。”当地百姓传说,唐王李世民当年征东路过这里,很多士兵得了眼病,无法医治。此时,有童男童女二人出现,带领士兵到泉边冲洗,顷刻间病去眼明,童男童女也悠然隐遁。此后,人们便称此泉为眼明泉,并在泉边建“眼明王庙”,内塑童男童女神像。如今塑像已没,但庙尚存,还存有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眼明殿记》石碑一方。游客到此,莫不掬一捧泉水,或喝或明目。
        西侧的瑞蚨泉,是当年从马路旁自己“拱”出的泉子。挤身名泉之列,瑞蚨泉自然流得最欢,泉水顺着长长的水渠一路欢快地奔向湖中。湖水一侧,浅湾芦苇丛生,岸边杨柳依依,一派泉林郊野风光。忽然传来蛙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再往南,是伏鳌泉、大桥。
       留连在岸上、泉边,总有儿童在嬉戏。或往水中比赛打水漂,或在游艇中玩乐,或光着小脚丫挽起裤脚踩着鹅卵石在打闹。那蹒跚学步的幼儿,和妈妈站在泉边,往水里面扔小石子。
       据当地人介绍,在过去,女人们总爱来这里洗衣漂布,小媳妇、大姑娘在河沿上摆一溜儿,各自占一块洗衣石,稳稳地坐下,一边捶搓衣物,一边说笑,说笑声和淙淙的水声相碰击。洗得差不多了,往河心走,到水没了膝盖停下,小一点的衣物一个人漂;要是大布匹、床单,两人一人拽住一头,任泉水从上面流过,或者“噼噼”地拍打水面,也不管水花溅一身,一脸。随着布匹、床单的一起一落,斑斓的阳光在上面跳跃,更响的欢声笑语在上面跳跃。现在呢,洗衣物的少了,取水的多了。这里的泉水冬暖夏凉,恒定在18度左右。甜甜的泉水,甜在我们每个人的笑容里,甜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坎上。
       济南称“泉城”,明水号称“小泉城”。泉水是济南的魂,同样也是明水的魂。在有关部门的打造下,西麻湾改名为眼明泉公园,成为休闲的好去处,或观鱼赏花,或散步摇桨,或亲水游玩,“偷得浮生半日闲”。
       亲泉戏水,与泉同乐添情趣。这就是明水的眼明泉公园,曾经的西麻湾。 (刘金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8:13: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4:45:1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22:45: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20:52:09 | 查看全部
济南泉城,很美丽,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植物园,这些地方我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5:10: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2:34:21 | 查看全部
济南称“泉城”,明水号称“小泉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0:31: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