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37|回复: 3

潮平风正一帆悬(1)

发表于 2007-8-11 13:16: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铁四局五公司开封黄河大桥建设纪实
    我在出差。
    这是我第三次来了。但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
    地点:河南省开封县袁坊乡黄河滩上黄河大桥建设工地。
    时间依次:2005年5月7日、2005年5月13日和2005年6月15日。
    在这里的建设工地上,有让我思绪沸腾和思索平静的种种与工程项目、建设者和投资方密切相关的细节。
    内蒙古阿荣旗到深圳国家重点高速公路枢纽工程——开封黄河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总投资20亿元,主桥长7837米,计划工期25个月。
    李文锋是承担第四合同段的项目经理,听说我是来采访的,他先涨红了脸,说不要写我吧,工地上有更多的员工,他们比我做得更好。我并不勉强,就先到了工地,殊知,员工们都恳切的说你得写写我们的李经理。
    第四合同段总造价2.16亿元。工程主要包括164根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顶系梁、墩柱及桥面铺装、防护栏等,总工期为2年。大桥基础采用孔桩深78米至100米,孔径2.2米的大钻孔灌注桩。本桥还具有桩基深、预制梁跨度大,混凝土圬工数量大等特点。
    “去年7月12日我们四个人先到了工地,任务是安营扎寨。但一下车,全部傻眼了。在我们目光所能及到的地方,全是浑浊的水。7月,在这里是雨季,黄河水超过防堤,漫进袁坊乡外围的庄稼地了,我们根本看不见大桥的放线桩。”经理部的副经理邓立平站在驻地门口,对我讲述。
    正率队实地考察钻孔桩队伍的李文峰,在保定市的一家小旅馆里,接到邓立平的电话,望着窗外的辉煌灯火,沉吟,他做出一个果断的决策……“我们三天后到达工地。趟水也要把桩在十日内找出来,时间不等人了。”李文锋电告邓立平。
    “那好,我们尽量先涉水而行。”邓立平和三名技术员折回到县城,准备了一些绳子和竹竿。
    第二天,他们开始了水中寻找定位桩作业。“找到了,这里有一根。”技术员小赵大叫,但很快他又冲向他围过来的人们摆手:“不是的,不是的。”浸在水下的玉米杆时常给他们一个苦恼的惊喜。
    但两个小时后,他们还是找到了第一根桩。
    “把竹竿插下去,系上绳子,继续往前。”邓立平的语气里透着一丝喜悦。只要有了开端,就不必发愁后面的进展了。这是他工作的一贯作风。
    “三天,我们一共找到了十二根桩。上游的水还在涨,所以我们是尽量的在赶,把吃的面包和矿泉水都背在身上,饿了,随时吃一点,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就得从水里往回返了,以免天擦黑了,迷向。最远的一次找桩我们游到了离岸上十公里左右的地方。”邓立平在讲述的时候,脸上始终洋溢着一抹笑意。
    李文锋看到在水里林立的竹竿,和大伙握着手,说:“辛苦啦,我也向你们通报一个好消息,四家钻孔桩队伍的合同我们也签回来了。”
(未完 待续)
李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22:09: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潮平风正一帆悬(1)

谢谢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1 16:58:49 | 查看全部

回复: 潮平风正一帆悬(1)

建设者真的太不容易,但他们要求的社会的理解也还是需要文化人大力为他们鼓与呼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08:27:29 | 查看全部
难得的佳作,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