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966|回复: 544

穿越中国5000年历史,寻找感天泣地的爱情故事

发表于 2012-2-12 22:36: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当春节团圆的气氛渐渐淡去,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温馨浪漫的节日——2月14日情人节。从远古至今,只有爱字始终未变。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朝代如何更迭,爱的河流一直流淌不断,岁岁如新。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爱的追求,对爱的向往,对爱的憧憬,岁月如砌刀,各朝各代的爱情故事犹如砌砖、雕瓦。在这个到处都洋溢着爱的季节,中企互动平台邀请大家一起穿越中国5000年历史,寻找感天泣地的爱情故事 。
       让我们把远古的爱之砖搬来,用先秦的,两汉的,唐宋元明清的,一直到2012的砖, 垒筑爱之厦。如果你心中有爱,让我们把岁月沉淀、把记忆中最美的爱表现出来。2012,我们有爱,让我们携起手来,把爱之大厦建得更加坚固!


活动要求:
1、您可以穿越时空,重温经典爱情故事。比如您想说哪个朝代的事情,您就穿越到那个朝代,叙述那个时代的爱情故事。引经据典也成,杜撰也成,编古人爱情,抒自己情怀可以是续篇、可以另起头, 只有心中有想法,怎么写都可以。
2、您可以用一句话、两句话、一篇、一段表达您对爱情的看法,对情人的祝愿。心中有爱就大胆的说出来。
3、不允许玷污“爱”之神圣,所有的言论必须健康、积极,如不符合要求,管理员可以删除处理,如果出现灌水,重复,发表情等无聊之评论.取消获奖资格.

活动方式:
以盖楼的方式直接跟帖。


跟帖格式:
请在您的故事前标出穿越的年代 比如【穿越到唐朝】 、【穿越至上古4000年前】


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月17日晚12点整。

奖励设置:
1、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都将收到爱情鼎币99元。100楼奖励500鼎币,200楼奖励1000鼎币……以此类推以500鼎币起步,每100层为一个奖励点。
2、设特别奖楼层214层,520层,1314层,2012层,凡有幸将砖砌在特别楼层者,均获得4月景德镇年会代金卷一张(可夫妻同用,也可一人使用),面值300元。奖励不重复,如出现重复情况,顺移下一层。
3、根据所述故事情节和内容,将设置最甜蜜奖、最忠贞奖、最感动奖、最痴迷奖,最浪漫奖(将由平台发放奖状)并奖励鼎币500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23:32:19 | 查看全部

牛郎织女的故事

【穿越至很久很久以前】 1.jpg
清吴友如木刻《织女》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小人书《牛郎织女》封面


(责任编辑:孤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23:33:48 | 查看全部

孟姜女哭长城

     【穿越至我国古代】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3:53:52 | 查看全部
【杜撰一小文,为活动捧场】


【穿越至上世纪50年代】

                                                    路 标

    一抹残光,定格着她的笑容,将息的篝火拢成一撮红色,就像一个久寻未遇的路标,引领她的魂灵,走进那条幽深的时光隧道……

    那个头扎双辫、明眸皓齿、天真烂漫的女孩儿是她吗?那遍地黄花、风吹蝶舞的田园是她的家吗?

    曾带她下河摸鱼的男孩儿蹦蹦跳跳地来了,手里抓着刚捕获的蜻蜓,那一脸灿烂的笑容久久地抓住了她的目光,从那一刻起,她的心便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上路,从此再也没有回头……

    当她与他牵着手走过熟悉的黄花地时,她知道了什么是快乐。他们一直这样走着,走进了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

    那天,在幽幽的烛光下,他们执手相视,他轻拥着她说:“我想伴你一生!”从此,她知道了什么是幸福。

    若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他们会一直快乐幸福的。在连续下了几天暴雨之后,洪水漫过门前的矮墙,涌进了他们的小屋,被别人救出的她站在高坡处临时搭建的屋棚下,等待着上夜班却一直未归的他……

    几天后,洪水渐退,人们陆续回来,开始收拾面目全非的家园,她却还在四处找他:他呢?他到底在哪里?她疯了似地四处问、到处找,凡是他有可能去过的地方。

    曾跟他上夜班的工友对她说:“当时我们一起抢救设备,洪水漫进车间那会,我们已经脱险了,可他偏要回家,说去接你!最后,他疯了般冲出大家的拦阻,跳上那条临时搭的小舢板……

    她扭头往家跑,跑回家果然看到了他——斜靠在屋墙上,双眸紧闭,手里攥着那截用来划舢板的枯树,小舢板已经碎了,碎木片散落在小院里。

    她跪在他的身旁,静静地看着他,等着他,不敢出一丝声音,怕惊醒他,她想让他多睡会儿,他肯定太累了……不知过了多久,寂静,突然被声嘶力竭的巨叫刺穿,她用尽全力地喊他、使劲摇他、拉他,可是,他永远听不到、感受不到了!

    从此,她再也想不起他是如何被安葬的;再也记不住那一个个没有他的日子。可是,她却清晰地记得他在耳边说的喃喃情话,清晰地告诉给来看望她的每个人他和她摘苹果、捉蜻蜓的那些有意思的细节;清晰地向来人描述着装满他们甜蜜爱恋的那一垄黄花、那矮矮的小茅屋。于是,她带着他回到了他们的小茅屋、走回了他们的岁月……她笑了,笑的是那样动情而灿烂,因为,她终于和他长相厮守了,他们可以有许多时间互诉爱恋、观花赏月。

    每晚,她都会在他身旁燃起一堆篝火,然后,她坐在篝火旁,依偎着他的爱……

    日子久了,小茅屋旁的篝火竟成了夜行人的路标,从春到秋,从秋到夏……

    2月14日,茅屋旁的篝火灭了!赶来探望的人们无不泪流满面:身形缩如一捆枯柴的她睡倒了,永永远远地睡去,在一堆灰烬旁,与她痴爱一生的人,脸上流动着知足而甜蜜的笑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8:57:07 | 查看全部
【穿越至上世纪80年代】

                                                           诗恋

       莉是许多喜欢爱情诗的清纯女子中的代表,一本诗集《我的恋人》一直伴随着她的大学生活。可她还没睨着心上人,就先走上了工作岗位。   
    莉知道办公室里与她对坐的是大李,而且是她的直接上司。莉上班头两天并没见着大李,大李出差了。莉心理估摸着她的上司,是和蔼可亲,还是严肃冷酷,或许是风度翩翩……。没等莉猜想完,大李就回来了。见了面莉笑嬉嬉地说了声“李主任好”。大李边点头边说:“新来的”。然后就坐在椅子上。莉也在对面坐了下来。莉见主任年龄不算大,心理也就平静了许多。她不太喜欢与年纪大的人共事,怕有代沟,影响工作热情。
    莉看到大李的胸卡上赫然写着“李冰”,与《我的恋人》的作者同名,感觉一下子与大李拉近了距离,不那么陌生。也许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吧。
    性格活泼的莉,很快与大李熟悉起来。莉觉得眼前的李冰,过于学者化,言行也有些世俗。但莉仔细一想,他是设计主任李冰,是制造电机的李冰。怎么能把他跟洒脱风流,情意绵绵的诗人李冰相比呢?殃殃大国名字的巧和不足为奇。
    时间一长,活泼的莉总还是觉得大李有些古板,很少主动同自己说话,而且除了工作上的事,几乎再没话了,对时尚啦,电视呀从不启齿,就连脑子也远没有他设计的电机转的快。但大李毕竟是自己的上级,因此,莉在言语上保持克制,尊重自己的上司。    
    莉没想到,公司联欢会后的第二天一上班,大李就直截了当地问她联欢会上朗诵的诗是谁写的,而没有先通过夸奖她在联欢会上的朗诵作话题引子。说实在的,昨晚公司联欢会上,莉朗诵的诗《思念》,的确是情浓意切,感人致深,大家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可当时大李听着异常的惊奇和凝重,两眼痴痴地盯着一动不动,根本就没想到要鼓掌。
    莉对大李主动说起工作以外的事,而且是说诗,表现的是既高兴又新奇。莉得意地对大李说:“看不出主任也喜欢诗,我朗诵的是一位和你同名的诗人写的”。边说边拉开抽屉,把诗集《我的恋人》递给大李。大李刚翻看了几页,握着诗集的双手便有些微微颤抖,满脸通红,额头上暴出了青筋。莉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李,他的表情变化让莉感到有些惊讶。心想不就是本爱情诗吗?又不是什么禁书,至于紧张脸红吗?片刻,大李合上了诗集,故作镇静地对莉说要借看几天。
    下班回到家,大李便坐立不安起来。一边继续翻看诗集,一边寻思。这些诗是自己十年前在学校写给兰的,怎么会以自己的名字出版了呢?本来差不多淡忘了的记忆又清晰地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那冬天的风、夏日的雨,还有日出的绚丽、落日的辉煌……。相伴的日子总是那么地让人都刻骨铭心。  
    大李急忙与出版社联系。得到的答复是,作者是位叫米兰的女士,李冰是她的笔名,而且诗集的稿费和版税都委托出版社捐给了幸福家庭福利会。诗集本来是有序,但出版前她打电话让去掉了,现在同她的委托书一同存放在出版社的档案柜里。
    大李按照出版社提供的电话与兰联系,电话根本就不可能打通,留的电话是八年前的六位号码,现在当地电话已升到八位数。于是大李又向同学打听。阿三说兰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就随母亲去了国外,后来在国外病逝了。阿四说香港回归那年,兰嫁给了一个港商,早已是阔太太了……。焦急中的大李更加忐忑不安起来。
    三天后,大李到上海出差,一下车便直奔出版社。在出版社大李看到了兰的委托书、公正书及未出版的序。“……爱情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无论是谁都有过爱,只要真诚地去爱过,不论你感觉是涩是苦,其实最后的回味总是甜美的。因为爱情不总表现为春光明媚和阳光灿烂,有时会象朦胧的月色,有时又如初春的雨天,不同的心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了。……被人爱是幸福的,爱一个人也是没有过错的,可有时为了爱又不得不放弃,尽管无奈、熬心,但也许这样爱才是真正永存。……冰终会融成潺潺溪水,兰将伫立岩旁把芬芳溶入流水,一直快乐地前行。哦,我的爱人,让欢乐和健康与你相伴……”。大李仔细地读着这份未出版的序,很快两眼就模糊了。他知道这是兰写给自己的,同时也觉得自己才开始能读懂兰了。
    离开出版社,大李打的去了百余里外的米兰家乡,按地址很快找到了天台路十二号。这里已经不再是居民区,好多年前就改造成商业街了,街道店铺林立,车来人往,一片繁荣。大李怀着沮丧的心情无奈地走了。
    大李回来头一天到公司,就把诗集还给了莉。给莉诗集时还给了莉几包上海特产。没等大李说谢谢,莉到高兴地说了声“谢谢领导的关心,谢谢你的好吃的”。莉边吃边问大李诗集怎么样。大李搪塞说一般。莉听大李说一般,心理有些不忿,觉得大李不懂诗。顺嘴说出“一斑一斑都是眼,白雪足迹乱成圈,仰望天空繁星满,米兰香馨惹人酣。”多有意境,多么迷人。莉看看大李不作声,也就失望地闭上了红唇。
    对于诗集给大李心理带来的起伏跌宕,莉几乎没有丝毫察觉。大李为了寻找兰已忙了许多天了,可也没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是知道兰为他出了诗集。大李急迫地需要知道兰的情况,思念与担心占据了整个心头,常常会感到喘不过气来。他找到了一张同学合影,这也是唯一一张有兰的相片,他望着相片默默地为兰祈祷平安。    
    一天,莉在擦桌子时看到了照片,发现前排中间站着的女生非常象表姐。于是莉试探着问大李,“你是华东工大毕业的吗?照片上有你吗?中间这位女同学是谁”?对莉的询问大李显得有些不耐烦,因此,大李并没有直接告诉莉照片上的女同学叫什么,只是说她是自己的好同学。没等大李的话音落地,莉就又紧接着问:“那位女同学是不是叫米兰”?这一问使大李大吃一惊。全身神经立刻兴奋起来,双眼紧紧盯着莉,语气急迫他说“你认识米兰”?莉得意地说:“当然认识,她是我表姐”。莉的回答是大李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自己找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兰的下落,居然身边突然有个兰的表妹,大李感叹踏破铁鞋无觅处,来的全不费工夫。
    莉把兰的情况告诉了大李。“表姐毕业后的第二年就有病了,是遗传病,和他父亲的病一样。他父亲就是在三十八岁那年病逝的。所以表姐一直没有谈恋爱,香港回归前一年随母亲去了香港”。大李急切地追问兰现在怎么样。莉告诉他,“表姐一年多以前在香港病逝了”。大李听到莉说兰病逝了,怎么也控制不住感情,泪水夺眶而出。本来很平静地说着的莉,见大李流泪的样子,顿时变得有些酸楚。此时此刻,莉不知如何是好。大李沉静了片刻对莉说:“谢谢你让我知道了兰的情况,我请你吃晚饭”。
    莉和大李都没吃什么东西,只是面对面坐着聊天。尽管话题都是围绕着兰,但彼此的想法是有差异的。大李想更多地知道兰毕业后的生活情况,而莉想了解兰读大学时的情况,尤其是想知道大李与兰的关系。莉想起白天大李动情的样子,就觉得大李与兰关系肯定不一般。但大李只给莉讲起兰在学校的一些学习情况,说兰成绩好,性格开朗,大家都喜欢她。不管莉怎么绕,大李始终跟莉说兰是自己的好同学。
    大李获知兰的确切消息后,心理更加沉甸甸的。他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学校的生活,回忆与兰相处的往事,回忆中有时会感到一丝慰籍,有时又会增加新的痛苦。莉和大李因为兰的事情,彼此拉近了距离,相互时常会交谈同一个话题,彼此都对兰有了更多一些的了解。这个夏天,大李觉得非常烦躁。
    秋天到来的时候,公司派大李和莉一同去香港参加产品展览会。到香港后,莉和大李都想到了要去凭吊兰。其实大李比莉更迫切,展览会开幕式后,正好有半天时间,大李便关心地告诉莉可以去看看舅舅,莉同时向大李发出邀请,说一同去凭吊表姐。表姐病逝时她正在上学,也不知道消息,大李是表姐的好同学,理应一同去墓地看看。
    莉和大李在莉的舅妈陪同下来到墓地,舅妈告诉他们,兰是前年冬天病逝的,临终前兰把一本心爱的诗集交给家人,诗集是兰的大学同学写给她的,要让这本诗集继续陪伴她,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兰的同学啥模样。我们按照兰的遗愿把诗集《我的恋人》一起安葬在里面。这时的大李早已眼睛湿润了,望着兰的遗像呆呆地伫立着。莉听到舅妈说表姐生前喜欢的诗集是《我的恋人》,而且诗集是兰的同学写的,也就明白了眼前站立的大李就是诗集《我的恋人》的作者,兰的大学恋人。莉扭头看看大李,然后弯腰把鲜花静静地摆放在表姐墓前。
    从香港回来,莉心中的大李已不是原来的大李,而是自己的偶像诗人李冰。莉与大李也还谈起诗,谈起兰,说话也变得轻松自然。偶尔会一同去喝咖啡。
    第二年夏天,莉和大李结婚了,婚后他们过得还比较幸福,但很少谈起诗,更多地关注着工作,谈论着时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9:34:17 | 查看全部
夏老师的文真美,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9:43:39 | 查看全部

爱的震撼——最后一片叶子

【穿越至上世纪】
     《最后一片叶子》,一译《最后的常春藤叶》,主人公是琼西、苏、贝尔曼。文中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他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让我们着实为琼西的命运紧张了一番,为苏的友谊感叹了一回,为贝尔曼的博爱震撼了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9:44:08 | 查看全部
老婆,我爱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9:45:5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攀煤花山矿何于2012-02-13 09:44发表的  :
老婆,我爱你!
呵呵,真直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9:47:48 | 查看全部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____题记                                    
                                          
                        隐形的翅膀
                           文/王秋

   经常有人问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哪来那么大的劲头写东西?我笑而不语。我的动力来源于我的师傅,一个曾经装饰过我的梦的人。

  我与他相识于网上。你诗我赋,棋逢对手,相谈甚欢。熟了,我问他平时都忙些什么,他说写稿,又问发在哪里,他说抚顺石化报、中国石油报、工人日报等。那时我几乎不看报纸,偶尔看报也只看娱乐版的花边新闻。特意找来报纸,呀,真有他的文章。问,“我能写不?”他说,“能啊,谁都能写,你底子好,准行。”于是他写我也写。他说,“一天一篇稿啊。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量,才能有质的飞跃。”当时,他写的文章全部发表了,他说他的文章至少在石化报没有废稿,而我的只发了一两篇,一大堆废稿。脸红,我天天看报,琢磨,我要和他同步。渐渐地豆腐块多了起来。可是,这家报纸登这篇稿,那家报纸登那篇稿,师傅说这样不行,一个稿几家报刊同时发,发一圈才叫写得好。还说光发出来不行,要发头题, 头条,要发专版。于是,每到休息日,我就去泡书店,那时是2004年,北方图书城里所有的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书我全部看过,需要仔细读的就买了,师傅还送了我一套。我在家翻过来调过去地看。后来,全国性的报刊不时刊发我的文章,每当这时,师傅比我还高兴,他说“看你发稿比我自己发稿都高兴。”还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是我最得意的徒弟。”就是这句话,激励着我不停地写下去。如果我懒惰了,他就说,怎么不写了?坚持下去,你会出名的。

  再好的朋友也会有磨擦。他问我,你要什么?我说什么也不要,只要你陪我。他却不能。分手,他夜夜买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时光流转,当我重新审视过去,我最爱的人我却伤了他。我不能原谅自己。有一次病了,以为自己快要死了,那一刻,最想念的竟是师傅,最不能忘的也是师傅。我是那么热切的想见到他,想跟他说声对不起。可他已远走高飞。常常是想起他就淌眼泪。后来,碾转打听到他去A市已近一年。他终于全家团聚,于他,这是最好的结局。为他高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打扰他。

  爱过,恨过,哭过,笑过,忏悔过,却终究不能忘怀。一段情,两厢情愿,没有谁对谁错。誓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岁月流逝,如今,于他,我只有感激。刻骨铭心过,魂牵梦绕过。彼此激励过,共同奋斗过。不能相忘于江湖,就遥遥相望,默默关注吧。

  往事历历在目,时间不能抚平一切,反而更加清晰,挥之不去。不论他在哪里,我都会祝福他,不论什么时候,他永远都是我的师傅。今天,当我重新拿起笔,师傅的话言犹在耳:“一天一篇稿啊!”写出精品是我对他最大的回报。我期待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紧紧地拥着我,依然说,你是我最得意的徒弟。

  后记

  我知道一切已经过去,那些我和师傅在一起的时光。“赌书消得泼茶香”,成为遥远的记忆。可就是不能忘怀。每当有人提起他的名字,我就会暗自垂泪,难过好几天,没人提起,又情不自禁地主动问起他的音讯。他是我解不开的心结。今天我要打开这个心结,把它永远地封存在心底。以此文画个句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