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曾经在技术比武考试中多次冠军,有着冶金技师职称的老师傅刘振峰在龙年首月获得了“公司生产明星”的光荣称号,当谈到获得这个荣誉的过程时,他说道:以前生产上拿第一,靠的是有好技术;现在关键还得靠会创新
好技术 PK不过会创新
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 李俊红
“咦,你们看,这不是咱们班的刘振峰师傅吗?他被评为2012年公司一月份的生产明星了!”2月9日中午,在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电炉一班的休息室里,青工易文昌指着企业报上的一则新闻相片对着大伙说,这条爆炸性新闻立刻引起了工友们的围观。
“可不是,你看刘师傅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哦!”老师傅高宏利的一句调侃,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刘师傅,把获得公司生产明星的经验和心得和大伙分享分享哦,这回可不能像得奖那样低调了哦!”笔者在一旁也被大伙高兴热烈的气氛感染,趁热打铁的说道。
“呵呵呵,不是我低调,还真不知道从那儿说起。要我说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咱们工人得练好技术,这个是基础。”老师傅刘振峰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猛然说道。
刘师傅告诉笔者,在去年年初电炉刚刚投产的那会儿,虽说员工们提前多次进行过技术培训,但是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消化吸收转化过程中带来不便,导致放铜、放渣作业操作的不畅,成为制约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瓶颈’的事实,还是重重压在每个职工的心头,成为大家的心理包袱,让大家喘不气来。
“从上班第一天开始,我在熔炉上已经干了二十来个年头,在反射炉、诺兰达炉的主控、燃烧、放铜、放渣等岗位待过,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这次引进的电炉工艺,我也前期在相关的冶炼厂进行学习培训了两个多月,担起员工技能培训的职责,我义不容辞!”一想起以前遇到的困难,老师傅刘振峰的眉毛又紧紧锁在起来。
“学技术没有什么诀窍,多问多想多学多练是不二法门!那时候在手把手的教他们的同时,我给每个学员定了规定,每个人每个班至少要烧开五次渣口、铜口,还得争取一枪堵上!我还给车间提建议,对烧口速度快的,堵口能一枪搞定的,给予100元的奖励。车间采纳我的建议了,大家学技劲头更足,技术进步也很快,不久我们班就成为车间技术实力最强的班组,在2011年3、4月的劳动竞赛中,呵呵,我们班拿第一了!”
“是啊!那段时间里,我们班的人走到哪里,大伙都朝我们翘大拇指!杨楚、戴山峰、易文昌……都是刘师傅带出来,现在他们不但一个个技术顶呱呱,而且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冶炼人才!”一旁的老师傅高宏利一边扳着手指头数,一边向笔者介绍道。
“那后来呢?你们靠技术好,还拿了第一吗?”笔者问道。
“后来……后来其它班组技术上也赶上了来了,大家你拼我赶的,竞争很激烈,光靠技术好想拿第一,难啦!”老师傅刘振峰感慨道。记得去年5月份上班的一天,一到岗位上就听说电炉二班炉后放渣量为90吨/小时,比我们班最高记录70吨/小时整整多了20吨,我不相信。因为根据我在别的厂学习的经验来看,我们员工技术实力已经相当不错了,在靠技术提升来提高工作效率的空间实际上已经很小了!靠的是什么?当我仔细观看了二班员工操作的录象资料时,我恍然大悟,是靠创新!二班炉后采取的是双氧管交叉烧口法,减少了点燃氧管、更换氧管的时间,提高了烧口的温度和速度,使烧渣口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二,在五月份的劳动竞赛里电炉二班拿了第一!在以后的日子里,炉后水套去冷却水、增大放渣口内径、连续放渣作业法等创新层出不穷,我们现在每小时放干渣量能达到120吨/小时,再也没有发生影响生产的事情了!我也发现只要是哪个班在生产上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哪个班就能在劳动竞赛中拿第一!
“呵呵,就拿我们班来说吧,放铜作业时把冷却水关小一点,这样高温冰铜融体温度就高一点,流动性就更快,放铜速度就更快了!而放铜作业快结束时,把冷却水开大点,这样冰铜融体流速变慢,堵铜口时就更轻松,更省力!创新其实很简单,有的时候把这个加一点,那个减一点,只要能实实在在起到效果,这就是创新!”在谈起自己获得公司劳动明星的主要原因时,老师傅刘振峰还不忘阐述一下自己对创新的理解,那黝黑的脸庞也因充满了喜悦而变得活波生动起来。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党中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我们班组职工而言,就是将创新过程贯穿到生产的每个工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中,这是班组职工肩负的职责和光荣使命!将创新进行到底,我们班组职工责无旁贷!目前,我们电炉在作业时还存在放铜溜槽消耗过快的问题,我比对了相关的数据和参数,琢磨了很久,想在放铜作业、溜槽清理方法、频率及维护等方面进行改进,制定一个科学标准来,让放铜溜槽寿命能达到6个月,在创新的光明大道上有更大的作为,也争取能让班组再拿更多的第一!”谈到龙年的个人计划,刘振峰信心十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