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白峰
“恭喜××通讯员在今天矿工报第×版上稿!”这是打通一矿新闻沙龙QQ群上经常发放的消息,群里的每一位基层通讯员都早已司空见惯。
在2011年,该矿在新闻宣传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蝉联公司新闻杯竞赛“四连冠”,先后有21名新老通讯员的稿件在《松藻煤电》、《重庆能源》、《重庆商报》、《重庆日报》、《中国煤炭报》等媒体上实现了“零突破”。
严师出高徒
2011年初,打通一矿党委工作部为每位通讯员都指定了一位师傅,帮助他们成长。机电二队西二风井的抽风司机刘军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带她的师傅是行政办公室的副主任张伦。同样出身于通讯员的张伦一向以严厉著称,对这个徒弟更是“倍加关爱”——他要求刘军每篇稿子必须自己修改三次后,方才亲自审核。
为此,刘军多少个夜晚独自在电脑前陪文字度过。有时把稿子拿到师傅面前,满以为可以过关了,结果还得重新修炼。刘军却有着男子汉的韧劲,通过勤奋刻苦,把自己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写上了《松藻煤电》。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2月10日的《重庆商报》上稿,实现了个人在主流媒体外发稿件的“零突破”。
亲情力量大
来自机电二队竖井绞车班的刘君是打通一矿一名骨干通讯员,近几年在矿及公司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已成为家常便饭。自从刘君爱上了新闻写作后,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爬格子”上,这样一来,陪家人的时间就减少了。好在她丈夫何中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于她这个爱好非常支持。
刘君在党委工作部“坐班”,帮助宣传干事处理日常事务,有时为了修改稿子要加班到深夜。由于家离矿上比较远,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不安全,丈夫知道后不伦多晚都会来接她回家。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有一次她看见丈夫在寒风中冷得直哆嗦,很心疼。她丈夫却俏皮地说:“虽然冷,但心还是热乎的,不信你摸摸。”家人的支持就是动力,刘君更加努力了,她的稿子《寒风中的坚守》在12月的《重庆日报》上发表,这也是一矿基层通讯员在该报上的“零突破”。
镜头显风采
金洪刚和彭伟分别来自掘进七队和救护队,两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爱摄影,背着照相机到处跑。哪里有好风景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该矿党委工作部还联合矿工会举办了一个摄影培训班,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平台。每周三晚上开展一次培训,每月组织一次摄影爱好者到外学习和采风。
这样一来,金洪刚和彭伟跑得更勤了,不放过任何外出的机会。通过培训学习和勤奋,俩人的摄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分别在《重庆能源》和《中国煤炭报》首次刊登了图片新闻,各自实现了“零突破”。
评稿见成效
该矿党委工作部每周四下午都会开展一次通讯员写作培训。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副部长刘小强和宣传干事们把通讯员写的稿件进行现场评点,让大家提意见,找出优缺点,下来后自己加以修改,通讯员们都受益非浅。
胡天庆在供应部工作,平时工作认真仔细,2011年11月才加入这支队伍。如今写了三篇关于企业生产管理的报道,奇迹般的都上了《松藻煤电》,其中两篇一版,一篇二版,百发百中;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很形象的绰号“胡一刀”。事后他谦虚地说:“是通讯员培训给了他很大的帮助,特别是现场评稿这个环节,让自己及时找出写稿中的不足,吸取了经验,从中领悟到窍门,才能上稿的。”
“零突破”的故事还有许多,并没有结束,2012年还在继续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