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邢承木 (山东)
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千差万别,各具其形,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自然规律,与钱财、身份、地位没有多大关系。但我的母亲却从不这样认为,在她的心目中,胖就象征着健康、富有、高贵。这也许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挨饿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共识。自打我出生以来,母亲总盼望我胖起来,她常郑重其事的地对我说:你胖了就是给我壮家门,争脸面。遗憾的是我的身体一直没有胖起来,一直没能给母亲带来一个惊喜。从小我就很瘦,到现在已年届不惑,1.75米的身高,但体重却一直在52公斤左右,在男人里头属于很瘦的一类。怎样能让我胖起来,成了母亲多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心事。现如今,大多数人在为减肥而绞尽脑汁,而我的母亲却在为我长胖而努力。
我出生在1967年,听母亲讲,虽然那时农村已经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但每顿饭也仅仅是粗粮加野菜填饱肚子,不再挨饿而已,谈不上什么营养。那时候出生的孩子,营养发育可想而知。一说起这些,母亲就怪自己没本事,没把我抚养好。可这怎么能怪她呢?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我家也不例外,窝头就咸菜能吃饱就已经感到很知足了。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打点肉包顿白面饺子吃。母亲常说吃肥肉能长胖,买肉的时候专挑肥的买,吃饭的时候把肉全挑给我吃。但短短几天肥肉生活,对于长年缺乏营养的身体来说于事无补(后来知道,这种吃法从医学角度来讲有害无利)。所以,吃了几次肥肉非但没能使我胖起来,却使我从小一见到肥肉就害怕,再也不想吃肥肉了。母亲却不管这些,对其长胖之道深信不疑,直到现在我每次回家看望她,她还是变着法的给我做肥肉吃,弄得我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为了让我长胖,多年来,母亲尽其所能,尽其所有。家里有好吃的她总是舍不得吃,留给我吃。记得上高中时,农村已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粮食打得多了,但麦子还是不够全家人吃的,平时家里的饭食还是以粗粮为主。母亲过日子很节俭,舍不得吃麦子,她把家里的麦子节省下来,让我带到学校换馒头吃了(那时学校里常吃馒头的都是城镇户口的学生)。母亲说吃细粮能长胖,身体壮了学习就好,学习好了就能考上大学,将来就能天天吃肉吃馒头。但惭愧的是我没有考上大学,身体也没见胖,直到毕业体重还是入学体检时的52公斤,白白吃了家里三年的麦子。当我含着眼泪告诉母亲高考落榜的消息时,母亲一点也没有责怪我,鼓励我不要泄气,再复上一年课,一定能考上。
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下,我回到学校复读,其时适逢部队到学校征兵,想到母亲一个人在地里艰辛劳作,含辛茹苦地供我上学,我实在不忍心再拖累她,就下决心去当兵。怕她不同意就瞒着她偷偷报了名,直到一切顺利过关,拿到了入伍通知书后才告诉了她。母亲听了以后,先是一怔,继而欣喜地说:“当兵好啊,当兵吃得好,几年身体就能胖起来,干好了兴许还能混个好差事”。也许我天生就是瘦型人,虽然部队的伙食很好,每天“斤半加四两”,营养蛮丰富,吃得饱饱的,三年摸爬滚打下来,感觉身体强壮了不少,但体重还是一直停留在52公斤左右,没有什么变化。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使我渐渐对长胖失去了信心,最后彻底卸了气。
退伍后我在外地参加了工作,娶妻生子,由于整日忙于工作,加之路途遥远,一年也就抽空回一两次家。每次回家,母亲见了我,不看别的,不问别的,总是先看看我胖了没有,问我吃得怎样。如果母亲脸上露出笑容,则说明我比以前见胖点了。如果听到母亲唉声叹气,则说明还是老样子,那吃饭时肥肉就必不可少了。看着碗里大块大块的肥肉,望着母亲期待的眼睛,尽管我不愿意吃,但我还是装作吃得津津有味,不辜负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好在每次回家待的时间不长,忍一忍也就过来了。
母亲今年67岁了,还坚持种地,干农活,不让我供养她。我多次与她商量,接她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她总是说在老家住平房住惯了,住楼不习惯,干活干惯了,闲下来浑身不自在。一共来过三次,每次没住上三天就闹着要回去,怎么劝也不听。其实她的身体也一直很瘦,现在才只有40公斤。她一直过着勤俭简朴的生活,对自己的瘦弱不当回事。我很为她担心,常寄钱给她,劝她多买点好吃的,多增加营养。我对她说:你上年纪了,千万要注意身体,这么瘦怎么能行?她却振振有辞地说:你不懂,这叫“有钱难买老来瘦”,人老了,胖有啥用,还是瘦点好。胖与瘦的利害,到她自己身上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说法,另一种解释。我知道,她心中装着的只有儿女,唯独没有她自己。每次听到母亲讲这话,我的心里就感到很惭愧,很不是滋味,眼里禁不住流出滚烫的泪水。
------------------------------------
来稿:邢承木
通信地址:山东省高青县流云纺织有限公司企管部
邮政编码:256300
联系电话:0533-6971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