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2|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魔术)从魔术揭秘看中国制造

发表于 2012-2-16 14:22: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是世界上发揭秘帖最快的,却永远成不了聚光灯下的焦点。

  据说刘谦因为在德国机场丢失了证件无法登机,没赶上今年的央视元宵晚会。网友戏称:变一个呗!他不表演也好,否则难逃春晚魔术一样的命运,被网友迅速“揭秘”。我一直在想这批人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很多事就算真的知道了原理,也还有个操作性的问题。道具的细节设计,手法的迅捷是魔术师成功的关键,而这些却往往是揭秘者嗤之以鼻的,常听到的评价是“他们不就是手快么”。

  这种看似“抓住本质,追求真相”的态度,毁掉的不光是某些魔术节目,更在抹杀我们本来就不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刘谦本人曾在博客中指出,很多揭秘者已经失去了那些我们本来就在减少且存留不多的宝贵财富——“想象力”。没有魔术的时候,会把平凡的东西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产生魔术效果的,是有想象力;看到了魔术,再去倒推回来,猜测原理,自称“揭秘”的,只是照猫画虎的低级模仿。

        网上发布的魔术揭秘示意图虽然略显粗糙,但却迅速准确。这和中国人的“山寨”精神很有关系。例如美国人发明了iPhone,但中国的厂商可以在别人的新产品上市后第一时间生产出外观一模一样、用户体验很差的jPhone。因为从外形到设计,我们都在“揭秘”,从“jPhone”的品牌设计,可见模仿之良苦用心,只是在核心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方面,也就是魔术中那些箱子里面,暗阁背后对成功有关键决定作用却在表面上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的“道具没有那么精良”,我们的“手法没有那么迅捷”。结果是:我们是世界上发揭秘帖最快的,却永远成不了聚光灯下的焦点。

  山寨产品除了模仿痕迹太重,具体细节工艺上的“火候欠缺”也是原因。在粗放经营比拼成本的年代里,迅速的模仿解构能力意味着低成本和竞争力;当成本不再有优势,厂家也不再满足于成本竞争而追求设计元素,追求“中国创造”的时候,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匮乏就成了瓶颈。懂得原理,不谙操作也是无用。你见过几个精于魔术揭秘帖的人,成为世界级魔术师的?

        来源:《新民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