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2|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魔术)揭秘魔术表演托的应用

发表于 2012-2-16 15:31: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论坛上不少魔友更重视魔术中的手法,对技巧、道具和托的应用颇有微词,尤其对托更是反感。的确,手法是现代近景魔术的生命和精髓,如果没有这些手法,任何人只要知道秘密就会变的话,我想魔术一定会失去其独特的魅力了。但对于魔术中的道具和托,我想它也应该是魔术表演的一部分,我们要适当合理的应用,不必排斥和反感吧。
     魔术是魔术师和观众的斗智斗勇:手法是两军对圆赤膊上阵,表现的是实力和真功夫;技巧是兵法智谋;道具是利用弓箭枪炮等先进武器;而托就是反间计,它要从内部去瓦解敌人,取得战斗胜利。有人更愿意真刀真枪的上场,等敌人过了河、摆好阵势、养好精神,才肯开战,当然如果有本事也行。
  我本来也是重视手法,对托没有太在意,最近看有人对托十分不懈,于是做了一些思考,写了这篇帖子,大家共同讨论吧。大家喜欢的魔术师刘谦表演街头时,身边总有个杨杰,他就是有些人十分反感的“托”。
       为了讨论,我把托分为虚托,明托,暗托三类。虚托就是本身对魔术并不起作用,一般以魔术师助手身份出现,和魔术师一唱一和,目的是为了分担观众的一部分注意,起烘托效果的作用。比如:
刘谦:随便抽一张。
杨杰:真的可以随便抽吗?
刘:不要给我看到。
杨:不要给我们看到!
......两人一个表演,一个相伴,十分精彩。
  比如表演胜利翻转,正反洗牌,有一半牌要翻成面朝上,本来是魔术师自己翻的,但如果让一个托装成捣乱的观众,由他来翻,而魔术师则假装不查,看到牌有正有反时,更是故做吃惊的话,我想效果要好得多吧。
 明托也以助手身份出现,但它对魔术的流程本身,起到和魔术师同样或更重要的作用。如舞台魔术中跳舞的MM往往就是明托,她们一边用姿色起吸引观众的视线,一边则帮魔术师完全魔术。魔星中,刘把牌变到观众身上的那就魔术,杨就是明托。
 暗托就是完全充当观众的托,这样的往往更加使人防不胜防,所以一般更加效果惊人。舞台魔术中魔术师下台请的观众,往往可能就是这类。街头魔术中也不少见。
        托的选择
  首先,托也是魔术师或爱好者,遵守魔术师戒条,而且托和魔术师一样要手法要干净利落,动作娴熟。,
  其次,托特别是暗托,要有表演天分,不能让人识破。
  最后,托要和魔术师有一定的默契,要熟悉表演的内容。要和魔术师一起完成表演。
  魔术师要保护好托,对暗托一般要装做不相识,比如请托上台后,先问:“先生贵姓”之类的话,意在暗示观众,他不是我的托,他是你们观众的一员,我都不知道他姓什么。
  另外用托一般要达到一种好的效果,但也不能滥用,不要连猜观众选牌这样的魔术也要用托。托也不光是打打手势,他可能也要用到一些手法,另外更要配合魔术师,完成一些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动作,使表演更成功。
  总之:技巧,手法,道具,托都是魔术的手段,我们个人可以更喜欢某个手段,但也没有必要对别人使用别的手段不屑。如果我们只是学一些一上手就能表演的魔术,可以看一些技巧类的;如果是真的爱好者,要学一些真“本领”,可以多练习练习手法;道具,托的利用要看表演的效果和魔术流程的要求。
 我看到这里一个元老级的爱好者,Q Q签名中写道,“表演越来越多,手法越来越少”,这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了。魔术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效果,总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而不能限于手法,当然也包括用托。
  我从来没有用过托,道具也很少用,但我不反对别人用这些,只要是好的效果,不管用什么手段,都是可取的。其实正是技巧,手法,道具,托这些手段的交替应用,使得魔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魅力无穷。


来源:大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