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4|回复: 2

铁砚磨穿呈古韵  浮华删尽显汉风

发表于 2012-2-20 17:16: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铁砚磨穿呈古韵  浮华删尽显汉风

                               ——中国书法名家倪进祥先生诗词、书法、楹联作品赏析

                                                    文/彭娇妍



    或许是因了硝烟的战场上乏着铮铮铁骨之气的《出师颂》、《云梦睡地虎》、《青川木牍》等战斗文书的渗润,还有军营之中浓厚的“军旅文化”熏陶使然,多次应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撰写嵌名联、二十八次入展获奖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家级书展,并以章草领秀书坛的倪进祥,其书法和诗联是交相辉映的。他的作品古风悠长,墨香淡雅,且在其中流露的是浓浓的书卷气息。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今草的源头。现存的经典法贴少,难学、难记、难出新,而且成功的比率极低。可酷爱其兼具隶书的渊雅高古和草书的灵动活泼内在美的倪进祥,却在其中浸淫三十余载。

    他从秦篆汉隶起步,在绵厚、涩辣、简远空灵中力求中锋行笔。又以笔意婉转风格平淡的《平复贴》发韧,再将《急就章》与《十七帖》等一贴一贴临习数载。由此,他的章草便于简约的行笔中,挥洒出了浓与枯、急与徐、厚与重的 “力拔山兮”的沙场豪情,在从容、悠然、清秀、恬淡的点划之间,显现出“掌中舞者”赵飞燕般的空灵飘逸。

    书法,是人类的精神符号,也是线条的造型艺术。书法家只有掌握法度,充分领悟规律,才会使有法的线条成为承载“神采”的载体。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不能反映书家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没有作者的人文价值取向,那么只能归入工艺美术的类别。因而,在不断追求书法技艺,且用一管柔毫表达自己所思所感的倪进祥,在习书的同时时刻注重字外功夫的打磨。

    倪进祥的即兴撰联,是饮誉军内外的。他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的长联:“展五千年画卷,气势恢宏,规模盛大,赏万缶鸣雷,万焰呈祥,万象沸腾,显国力、振国威,奥运雄风惊世界;撼六十亿人心,构思独特,演绎神奇,望九天焕彩,九龙献瑞,九州崛起,铸民魂、长民志,鸟巢圣火耀苍穹。”读罢使人宛若再次回到了二00八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隆重现场。倪进祥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人文奥运,人文北京”的盛会主题和浓厚的中国元素。上下联连用的“万缶、万焰、万象,九天、九龙、九州”,使开幕式盛况和一百五十六个国家、地区近万名参赛选手的激烈角逐场面一展眼前。同时,此联联末倪进祥还以“世界”与“苍穹”为结,使全联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亦使全联有着画龙点睛之精妙。

    为了一睹倪进祥的即兴撰联和现场挥毫的风采,中央军委张震将军、刘华清将军、于永波上将等在亲切接见他时,要求他在一支烟的时间内完成以上所有领导嵌名联的撰联与书写。在现场领导一双双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中,腹有诗书的倪进祥,低头仅稍作思索,便提起笔毫在灵魂的挥洒之间,张震将军的“弘张襟韵储浩气,大震军威壮雄风”;刘华清将军的“华夏千秋扬正气,清风万丈贯钧天”;于永波上将的“永爱贤才谋善略,波翻巨浪化新潮”;吴玉谦军长的“玉案决戎机,春生细柳;谦怀帅甲士,铁铸边关。”等五幅嵌名联书法作品一气呵成。

    由书识人,可辩书家人生之境界。他的自作诗《军旅言志诗》:“十年面壁作深求,万里从戎展壮游。迈步长城迎旭日,振衣边塞御寒流。生花笔健才情茂,细柳营高意气遒。我愧不材逢伯乐,敢驰风足效骅骝。”以十一尤入韵,四联皆为工对。全诗于信手拈来之间,用娴熟的实际意象表现手法,表达了倪进祥丰富的人生哲学观念、价值思考,以及倪进祥本人对培养帮助过他成长成才的恩师、挚友的感恩之情。

    倪进祥出身于安徽无为的贫苦农家,因母亲身患重症,中学时期的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在村里一位私塾老先生的影响下,倪进祥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买不起纸笔,他就把坟地墓碑当纸,以水代墨、手指作笔,一写就是5年。为了寻求诗书入门的途径,老先生写字,倪进祥就在一旁帮忙展纸磨墨。没钱买书,他便每天给老先生劈柴担水。为了得到当地书法高人曹宝林老师的指导,他在数九寒天骑车10几小时前往请教,途中因天雨路滑连人带车掉进冰冷的河里。也曾因无人引荐,独自登门而被拒之门外。

    终于,他的执著和才气打动了村长,将他送进了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造。在佳木斯高炮旅,对书法和诗联始终执著如一的倪进祥得到了爱才惜才的宣传科长王法祥的格外“照顾”。在给倪进祥提供宽松的学书环境的同时,王科长每月还从自已不多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给倪进祥买纸和笔墨。除此,在倪进祥舞枪弄炮的训练间隙和有限的假日闲余,启功、沈鹏、张海、欧阳中石、李铎、刘艺等一位位书法名家,也在倪进祥每遇困惑时,及时地为他拨去迷雾,点开迷津。

    他在七言律诗《自述》中,以:“人求形似我求神,翘首边关解素襟。”韵语,表明了他在探究书法艺术的历程中,对章草的个人理解。同时,他还用 “丹心”、“碧海”相互对仗的颜色词,“永爱人民”、“风骚气派”表意词,以及“永爱人民永爱党,风骚气派砺军魂。”的韵联,表达了他要潜心书艺,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

    线条的造型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再加上倪进祥的勤奋与刻苦,使得他在书法艺术的追求旅程中摘得了累累硕果。他的楹联书法作品“以古为师应时而变;澄怀味象主境忘言”,获得“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奖”。数年的钻研和积累,他所创作的诗词数量已达1000余首,楹联500余幅。作品先后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在部队严格的训练之中,他突出工作表现还被三次授予“二等功”,二次“三等功”,先后受到中央军委八位上将的亲切接见。其事迹也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导。同时,也以绝对的实力当选为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

    在书法艺术和古典文学的求索之中,完成了书法本体实力、字外功夫的较量之后,倪进祥将以上两者再与书家人格力量的抉择进行融合。为了回报社会,他义务辅导军内外3000余人练习书法,其中有100余人在全国展中入展获奖,加入中国书协走上了书法成才之路。他将入伍十年的津贴、奖金全数捐给启蒙恩师杨尚模出版画集。在他的倡导下,家乡无为县“张凯帆书法创作奖励基金”也于二0一0年八月应孕而生。

    随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全军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大好形势下,以及倪进祥学书、作文的勤奋执著与良好的天性秉赋,相信这匹由军营历练,又在军营中成长成才的黑色骏马,一定会在书法艺术这片沃土上以古为鉴,推陈出新,奔跑得更快更远!





    相关链接:倪进祥,安徽无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解放军书法创作院艺委会委员、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丰台区书协副主席、总后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书法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8:30: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02:00:32 | 查看全部
读彭老师的文章,放佛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达到另一个境界
文采堪比李清照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