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里有本《班组优点录》
“走,看看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区队班组有什么新气象?”2月20日,笔者来到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河南郑煤集团裴沟矿综采队采访,支部书记张占甫了解情况后不好意思的拿出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我把班组职工的优点收集了一下记在这里,取名《班组优点录》你看有没有报道的价值?”
“让我瞧瞧.....”,在他的注视下笔者随意翻开几页,看后篇篇让人心里暖意融融,现摘抄部分如下:45页,生产二班,陈德军,2月18日,为了尽快熟悉综采支架调整,他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连着干了两个班,有什么活抢着干,不懂就问,终于把技术掌握到手,证明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生产一班,李申奎,在这几天的综采支架安装工作中,他一周没有回过一次家,更换的衣服都是家属捎来的,体现了他的吃苦耐劳。机电班,侯根峰,设计的后部溜子防滑装置,解决了频繁蹬溜子、误工、误时、不安全现象......
“这个真不错,你的方式很新颖的嘛,谈谈你的想法吧”笔者一边翻看《班组优点录》,一边欲探究竟。
“人心都是肉长的,都知道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只要真心相待,彼此平等,没有解不开的思想疙瘩,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张占甫深有感触地说。“我队有266名职工,素质高低不一,原先一开会就是通报批评、记录在册的都是些违章、违纪、罚款情况,为何不能变变方式呢?如果只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过错不放,那会在职工与管理人员之间人为的设置障碍,使职工越干越没有信心。相反,我总是记住别人的优点,哪怕别人点点滴滴,我都记在这个《优点录》里,每天一次在班前会上进行通报,这样可以使职工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工作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去干好工作、创新管理、赢得成绩,这一正一反,效果截然不同啊。再说回来,俗语‘量小失友,度大聚朋’,职工看到管理者时刻把自己的优点记在本上,怎能好意思去抹灭呢,何愁不能增进团结、密切友谊、赢得职工的信任?”听着他的阐述,让人倍感新鲜。
在采访中张占甫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综采队人员构成复杂、职工素质不一,以前每次矿上工种培训考试,总有个别职工无法通过,针对这种情况,该队技术尖子杨超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职工技术帮带活动,设立“技术学习日”,举办劳动技能知识竞赛,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当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在《优点录》并进行通报后,他更加努力了,他把本队23名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骨干组织起来担任老师,与刚参加工作1-2年的新工人结成对子,评选“金牌老师、进步新人”,让大家看到先进就在身边,成为了技术创新的标杆。
“再说前面的李申奎,平时自觉掌握综放技术,积极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改造了支架关键部件,提高了移架效率,还参加集团公司开展综放工作面端头自移支架的研制与应用专题项目研究;侯根峰带领班组职工设计了C型电缆卡,解决了制约电器安全的“拦路虎”;这三个多月来,班组职工小改小革项目23项,共为矿节约大量资金,我队技术员向厂家提建议14条,有12条建议都被厂家采纳,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优点录》功不可没啊”
王山峰是综采队机电班班长,他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班长管着几十号人,如果只记住了别人的缺点,于是越看这个人越不顺眼,原本小的缺点在我们眼中无限放大, 我要把张支书的《班组优点录》当成标杆,记住别人的优点、亮点、长处,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管理要强上很多倍,并不是去姑息、迁就和放纵别人,这样做其实是在温暖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更开阔,从而更加人性化的去管理职工,相信定会拧成一股绳。”
“争取让每位职工优点都能进入《班组优点录》”——采访结束时,张占甫满怀信心的说。(王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