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0|回复: 4

[话题探讨] 【中立】一线工人创新要汗水和思考结合

发表于 2012-2-21 17:25: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立】一线工人创新要汗水和思考结合
段高高
创新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创新,不是说创就能创出来的。创新就像是上帝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也像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作为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创新方面可以算是权威了,他的话诠释了创新的两个方面,汗水和灵感缺一不可。
一线是一个最适合创新的地方,这里具备创新的两个要素,有枯燥的劳动,有汗水,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是在随时为你提供灵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创新都觉得困难。
偏偏有的人就是守着宝藏去要饭,在这么一个好的创新环境里一无所获。有的人是只在流汗,对于那些时不时产生的让自己流更多汗的问题就一个态度:“用更多的汗水来解决它!”这样就让那些创新的机会白白流失。有的人只顾着去追求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仰着头到处寻找机会,却忘记了脚下的步伐,忘记了踏踏实实的工作是灵感的基础,结果不小心脚下拌蒜,创新不成,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
创新难不难,说难,也不难,用一句俗语来讲,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找了其中的诀窍,让枯燥的重复性工作积累经验,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多思考,寻求灵感,创新就会在工作中不期而遇。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知道埋头苦干或者只去投机取巧,想创新就真的只能奢求天上掉馅饼了。
对于一线工人来说,会创新的人,一点点小的改动就能产生最贴近实际的创新。聪明的企业就用一线员工来创新,这样的创新省时省力见效。有个创新的故事这样说:说某跨国公司,肥皂生产线上面存在有包装时可能漏包肥皂的问题。于是该公司总裁命令组成了以博士牵头的专家组对这个问题进行攻关.该研发团队使用了世界上最高精尖的技术(如红外探测、激光照射等),在花费了大量美金和半年的时间后终于完成了肥皂盒检测系统,将肥皂盒空填率有效降低至5%以内。问题基本解决之。说某乡镇肥皂企业也遇到类似问题,老板命令流水线工头想办法解决之,经过半天的观察,该工头扛了一台电扇到生产线的末端进行吹风,那些没有装填肥皂的肥皂盒都被风吹下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一线的创新有时候其实再简单不过,在一线对生产认识深刻,了解最简单的本质,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
一线工人创新难不难,就看能不能踏踏实实走路,能不能遇见问题多思考,能做到这两点,创新如探囊取物,做不到,就只能看别人创新而叹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7:57: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6:56:49 | 查看全部
踏踏实实走路,遇见问题多思考——这两点很重要,不能把99%的精力放到寻找灵感上,成功灵感只占了1%。

看到文章中电风扇的灵感,让我想起一个牙膏的灵感故事:说是某厂牙膏销售不好,厂长想到开发新品种,结果效果不是太好。后来一位员工听到会过日子的母亲说:一盒牙膏能用一个月,生产多了肯定卖不了。员工琢磨能怎么让大家一个月用两盒牙膏呢?母亲说:除非败家子浪费掉。琢磨才能浪费掉呢?嗯,把牙膏的出口弄粗弄大,每次挤出的牙膏就多了!后来这一招十分管用,牙膏销量翻番。所以如今的牙膏,出口基本和牙膏管子一样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7:58:09 | 查看全部
“汗水和灵感是创新必要有元素”这话说的很对。但是作者在下面的论述过程中,好像倾向于灵感的的多一点。其实我觉得,说创新难易,都离不开执着的追求、知识的积累、心血的付出,毕竟好的想法人人都,但只所以没人行动,就因为吃不其中的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00:05:34 | 查看全部
学习段老师美文,老师从创新难否完全取决于一线职工的角度阐述论证了创新需要汗水和思考的中立观点,写的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