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9|回复: 4

[话题探讨] [正方]创新的路就在脚下

发表于 2012-2-22 16:4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工人历来就是创新的主力军。不论建国之初大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六十年代,还是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开始发展的八、九十年代,之后到二十一世纪中国走向全面建设小康之路,一线工人革新、创新的劳模代表层出不穷。“马六孩循环作业”、 “郝建秀细纱工作法”、许振超装卸法,2006年至2011年,先后有王洪军、杨建华、代旭升、赵林源、许杏桃、王康健、李斌、郭晋龙、高森等9位一线工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不同年代的创新劳模先进的人物不同的成功经验归纳为一条,“创新路就在脚下”。

如今“全球化大工业背景下,流水线作业只能让工人定位为‘操作者’”“现今一线没有搞创新的好环境”“领导只重视生产安全不重视创新”,等等,各种杂音很多,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到底是外界环境还是自身思想认识和行动挡住了职工的创新的脚步呢?让我们从几位创新的劳模身上做一下分析。

学历低不能成为“创新难”的借口。许振超的第一学历仅是初中毕业。2003年 4月28日凌晨2时,在他带领的桥吊队,在承担“地中海法米娅”号集装箱货轮装卸任务时,创出了船时效率和单机最高效率每小时339自然箱和70·3自然箱两项世界纪录,在世界航运业引起轰动。 “老许心气高,什么事都要争第一。他认准一个理,说到做到。”工友张国清告诉记者,“一个初中生能把专业英语和术语搞得滚瓜烂熟,想一想要花多大代价!”“恶补!我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许振超回答说,“作为一名工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我喜欢带着问题学习,绝不能落到别人后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使许振超从一名工人成为专家。

领导不重视,不能停止创新的脚步。作为铁道部惟一的代表参加中华技能大奖赛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并代表铁路行业职工在大会发言的太原铁路局湖东车辆段的周成刚,刚开始搞创新时,单位领导不相信也不敢让他搞,原因是搞不好要出大事的,责任谁也负不起。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背地里搞,先从小改小革开始一点一点试验进行,直到有一天拿出了权威部门认定的货真价实的创新产品“顶钩车”,领导不得不同意,还为了让他更好地发明创造,把他调到了技协办公室工作。由地下转正到地上,周师傅的创新的劲头更大了,几年来,创造了22项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4个重大技术难题,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填补了1项国内空白。他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余元。

没有搞创新的机会和项目,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当今,我们一线班组职工的工作,无一例外地都是机械化生产,我们每天按部就班地操纵机器,机器是死的,人是活。人人都有过机器不如意不听话的经历,对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同样是机车司机,面对机车出现“不听话”“不好使”的情况,多数司机不是骂造车人混蛋就是怨机车质量不高,言外之意,这车不好用不是我的事,都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而全国劳模,全国重载司机第一人的程立甫却主动请缨,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埋头苦读、潜心钻研,不仅把最先进的机车技术学通搞懂,还搞出多项创新成果,让机车更适应大秦线的牵引特性,如今HX机车牵引着2万吨煤炭大列运行既安全又方便。

我自己在当司炉时,感觉到蒸汽机车有好几处设计上有问题,凭借着对岗位的热爱,以我自己的水平和知识能力,硬是克服时间上、精力上、条件上的困难,自己一人提出了三项革新建议,获得了路局三等奖,现在,一看到证书,我都觉得很自豪。

创新难,对于一线生产工人更难。因为难,吓退了多少人,正因为难,更显珍贵。其实说难也不难,不在学历、不在环境、不在条件,只要在思想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认准目标,创新不是一天一日的事,需要的是毅力、恒心,坚持不懈,只要不畏人言所吓,只要不被物欲所诱,只要不怕失败,创新对于我们一线工人也能成功。

当然,一线员工创新尽可能地发挥团队优势,尽可能取得车间企业的支持,即要有大目标方向,又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先易后难,用小的成果取得信任、鼓励、支持,再搞大的创新项目。

“创新的路就在脚下”这已被郝建秀、王崇伦、王洪军、杨建华等一线工人中的代表证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7:02:39 | 查看全部
因为难,吓退了多少人,正因为难,更显珍贵。其实说难也不难,不在学历、不在环境、不在条件,只要在思想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认准目标,创新不是一天一日的事,需要的是毅力、恒心,坚持不懈,只要不畏人言所吓,只要不被物欲所诱,只要不怕失败,创新对于我们一线工人也能成功。——文章列举的事实很好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08:57:05 | 查看全部
创新路就在脚下——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建议:先从小改小革开始一点一点试验进行,
改为:先从小改小革开始一点一点进行试验,

现在,一看到证书,我都觉得,从事写作是最大失误。
——建议删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23:55:21 | 查看全部
金老师写得太好了,从您的美文看出,创新在您看来真是非常有价值,有追求的事情!学习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09:10:23 | 查看全部
因事而起,有感而发,创新之路,就在脚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