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一线工人搞创新,难以不难
堂吉伟德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与灵魂,对一个人来说同样如此。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会不断的进步。这种进步,既有思想上的,也有技术、业务以及管理层面的。比如,假若一个员工,运用自己的创新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还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其间,有一个全国典型,他就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经理许振超。几十年来,他许振超带领的团队,先后7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领衔组织的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空白。 可以说,因为创新造就了许振超的今天,也因为许振超的成功,对一线工人创新的价值,有了更大的诠释。
但创新何其艰难,一方面这取决于工人自身。有没有创新的意思,勇气,毅力,以及为之的付出,都很关键。有想法没行动不行,有行动没耐心也不行,有耐心没恒心同样成不了事。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人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过一天算一天;有的人,对现有的岗位不满意,成天牢骚满腹,就是不知道去进取;还有的人,进取心很强,创新意识很浓,但就是没有恒心,失败一两次就灰心丧气,中途作废,甚至止于九十步,令人倍感遗憾;还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保持高度的怀疑,没有信心。还有就是,我们很多员工,付出了很多心血,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却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些都会打击一些人的创新积极性的。
另一方面,这取决于所在的环境。很多时候,外部环境的感染与支撑,是一个人继续下去很重要的关键。如果说个人的努力是内因的话,那么外界的环境则是外因;创因能不能出成果,虽然取决于因内,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容小视。一个人处在一个支持创新的企业,和不支持的环境中,其效果肯定不一样。至少,在获得成功的时间上,将会更快更短。许振超能够获得成功,除了跟自身的努力有关外,团队的合作,领导的关心,公司的支撑都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些因素,许振超就不会取是这样大的作用,甚至他创新的机会都会被漠杀掉。
一线工人搞创新,难以不难。所谓难,那是因为创新受到太多的因素左右和制约,甚至还有失败的风险;说不难,那是因为只要个人的努力,外界的辅助,创新有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就像一颗种子一样,迟早会生根发芽。现在要做的,除了要培养唢工要有创新意识之外,作为企业还得给员工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有成长的空间,唯有此,才会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创新型社会也才会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