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霜 柿
在太行山深处竟意外的发现几株柿树。对于久居城区的我来说既陌生又感到亲昵。最为不可思议的是,这几株树冠上都残留有果实,高悬于树梢,犹如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据同行的朋友讲,这些柿子由于太高人们无法钩取才得以保留至今。另一个朋友则说是人们特的善举,为了那些严冬里觅食困难的鸟雀。不管怎么说,那些柿子能渡过漫长的严冬,保留至今,的确不容易。
“经霜打的柿子最甜!”我不禁脱口而出。也算是对那些柿子的赞叹吧。记得小时候,总爱吃几个霜柿,那份悠甜至今仍令我咋舌。尤其是对门的刘伯喜欢将采摘的劣柿子经过特殊处理后放在室外阴干,历经一冬风霜雨雪的侵袭,那些柿子则会变成柿饼,食之绵甜爽口、回味无穷。刘伯是个爽快之人,喜欢讲些小故事。在他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刘伯的一些坎坷经历。刘伯五六岁就失去了双亲,是吃百家饭千家衣长大的;16岁就参加了志愿军,远赴朝鲜作战;“文革”时期曾一度受到残酷迫害险些丢了命;老年时唯一的儿子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这一连串打击非但没有将刘伯击垮,反而更坚定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他常说,人生就是这样,唯有历经一番磨难与考验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如今年逾八十的刘伯身体依旧很健壮,他坚信,将来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韵味十足。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与考验,他就不能顺应将来的生活,摒弃不了一身的懦弱或浮躁。有时候面临苦难与挫折未必是件坏事,它则是我们通往成功、走向成熟的平台。我们那些可敬的豫光人也正是在艰苦条件下一步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在发展中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同时还创造了深厚浓郁的豫光文化。春节里仍有大部分人坚守在生产岗位上,多年来的工作使他们懂得了什么叫责任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