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尴尬的买书
星期天闲暇,小小县城可看之景又十分有限,唯一的去处便只能是书店了。顺着几条街道走一遭,大大小小的书店都进去浏览一下,如此半天时光过去,回到住所时却往往是空手而归——不是没有一本叫人心动的书,而是被那动辄几十元的书价吓退了购书的念头。
由于是星期天,书店里三三两两走出走进的大多都是学生,不少人捧一本书在手里,急速地读出了声,直到店员喝问一声:“哎,你到底买不买?”时,才惊悟过来,知道手中的书是人家的,只好恋恋不舍地放回书架上去;有心直口快的学生,拉着同伴的手直说:“挑便宜的看!挑便宜的看!”目光却仍要在那精装豪华的书堆上重重地掠过……
望着这些学生娃们无奈的情状,我的心中不由得隐隐泛酸:这可是些从内心深处渴求知识之水滋润的心灵呀!按说承载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书籍应该倾心于他们才是,可却被经济这扇无情的门死死地隔开了!
我从学校出来步入社会就要满二十年了,自学生时代起至今,可以说一直被买书的尴尬所困惑。上中学时,大人每周给两三元的零用钱,无论如何也要挤几毛钱买书。那时的书价特低,一元钱以上的就算是“大部头”了,几毛钱的书比比皆是,我常常把定价在一元以上的书拿在手里抚摩半天,临了还是放在柜台上,买了书就没钱填肚子了,两相比较,孰轻孰重,谁都明白的。当时就想着如果能有十几元钱该多好,那样就可以抱一摞心仪已久的书回去饱览一番了,只可惜想只能是想,总也不能变成现实。以后步入社会了,时不时地能挣几个钱了,到书店里去时,却发觉书价怎么会涨了,稍厚点的书要价四五元,没有了几毛钱的书。再以后到企业干事,工资从百十元逐渐涨到了四五百元,但每每去书店,总感觉书价也在一天天地涨,怎么也体会不到阔绰地买几本书的感觉。现在工作的单位效益颇佳,工资逾千元,按说不应该有买书的尴尬情状了吧,可情形依然,书籍的装帧、印刷早已今非昔比,与之而来的是书价的突飞猛进。现如今你若要买一本定价在十元之内的书,极少,稍有点分量的书起码得二三十元,脸面精致点的少则三四十元,多则七八十上百元,让人拿在手里掂量再三,斟酌良久,才能咬牙痛下买的决心。我好歹也算一工薪族,买书时尚捡便宜的看,何况分文收入未有的莘莘学子乎!其无奈之状无书钱之困,实在让人徒唤奈何!
与我等嗜书如命者的拮据状相反,在我所经见的政府官员、企业名流中,几乎每个人的办公室都有大大小小的几个书柜,里面齐整整、密匝匝地码放着好多精品书,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每本书的价格都应该在几十元几百元,甚至还有上千元的极品书。我知道这些书主要是书主们用来装点门面、附庸风雅的,大多自买回来起就一直搁置在那里慢慢等着让岁月把书页变旧变黄。我想世上也许只有这些官员、老板之类的有钱人才不会有买书的尴尬吧,但同时我也在想,世上也许只有这些老板之类无有买书的尴尬者才会把书买来做为一种类似花瓶的装饰物,让书失去其本初的传播文明、教授文化之功能,而衍生出新的功用吧!
对此我真不知该表示庆幸还是该表示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