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7|回复: 6

班组已跨入“动车组”时代

发表于 2012-2-27 14:54: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已跨入“动车组”时代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  张建
   寒冬已过,春回大地,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神州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班组职工这一群体在经过深思熟虑的谋划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确立自己的目标,涌现出“拿文凭、考技师、学管理的三多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班组建设与管理已形成“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大环境和大氛围,并乘上高速奔驰的“动车组”在春天里出发了,这意味着当今班组已跨入“动车组”时代。
   过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是人人皆知的口头禅。我们常常把班组比喻为一列火车,班组长好比火车头,班员就是一节节跟随车头跑的车厢。一个班组的优劣全部取决于班组长(火车头)跑得快与慢,安全、质量、产值、工期和职工工资全部归结于班组长一人能力的大小,这种思想和理念不仅给班组长造成巨大地压力,同时对班组长也是不公平的。由于班组长胜任水平参差不齐,尽管企业很注重对班组长的培训和提升,但全靠车头带,这种依靠一个人力量的管理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那么“动车组”又是怎样一种管理模式呢?“动车组”就是把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形成一种力量的均衡,起到良好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也就是既有车头在前面牵引,又有动力车厢在后面推动,形成合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即使前面车头出现动力故障,也会受到后面动力车厢的推动而前进。在班组里,这就好比班组长如果在生病、出差、学习培训期间班组照样良好运转是同一道理。
   从近期“班组天地”见报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班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熔炼车间电炉二班“管理从独唱到共舞,目标从模糊到清晰,考核重结果到过程和结果并重。”他们用科学的态度求新求变,摒弃了由班组长一人管理,职工机械服从的“火车头”管理模式,激活了职工的动力源,形成了每个职工都是管理的参与者,责任的承担者,人人都是动力引擎的“动车组”管理模式。班组长在这里只是一个正确路线的指引者和组织者,负责如何激励职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把班组建设好。
   事实上,“动车组”式班组在行进过程中,每个班员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人人都会觉得自己在班组中是不可或缺的,是有价值的,是受到尊重的。因此,每个班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协助班组长把班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同时也会弥补班组长自身的短板和不足。
   当然,要使一个班组真正跨入“动车组”时代,还需要一套完整、规范和系统的管理模式,需要独具特色的适合自己班组的一种文化。当今部分班组职工由于受工作压力,生活烦恼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企业班组发展相悖。甚至出现个别职工只讲眼前利益,讲个人待遇和得失,缺乏奉献精神和长远眼光的现象。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和班组长要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矫正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争取和职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打开职工心结并使其接纳班组的制度和文化。任何班组只有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由“火车头”式管理跨入“动车组”管理的新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5:34:45 | 查看全部
由于今晚18点过后我要上夜班,可能老师的点评不能进行回复和修改,请老师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8:42:44 | 查看全部
谢谢张硕老师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14:46:05 | 查看全部
张建老师这篇文章也很不错,班组管理春之变,很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00:13 | 查看全部

回 3楼(王志强) 的帖子

感谢王志强老师的鼓励,虽然我的稿件没能得到夏老师或其他版主的点评,但有您的鼓励我心足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6:50:52 | 查看全部
王志强老师点评杨建老师的主持词精炼到位,我也期盼王志强老师给我的作品给点修改意见,哪怕是火辣辣的批评我也欣然接受,有批评才有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21:56:23 | 查看全部
[ctxz] 9:50 pm: 张建,你这主持词,真跟跑火车一样,满眼都是似成相识的文字和句子,似曾相识的概念,这个怎么能成啊?主持词必须要有新观点,要用事实说话,但是不能说旧话。最重要的是动车的比喻不合适,班组工作是最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干出来的工作,不要那些虚的、花的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