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勇
“白领”这一从业群体,曾因其工作体面、收入理想,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而让人羡慕不已。相比这下,那些直接操作着各种机器、或穿着并不算洁净的工作服、或手里总是戴着沾满污渍的手套的产业工人,即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却仍常被人不屑一顾,就因为他们叫作“蓝领”。
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用工荒问题的日益显现,“蓝领”却破天荒地摆脱了“技术含量低—收入待遇低—关注度低”的“三低”的宿命,由于用工需求导致的收入变化越来越成为从业者谈论的焦点,于是就引出了咱们本期讨论的话题。但是我想在这里说的是,无论劳动者领子是白是蓝,体现其自身价值才是最为关键的,而不应以收入高低论英雄。
春节过后,由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内地许多城市发展距离的逐步缩小,内地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也为不少外出务工者免去了背井离乡之苦,邻居肖大哥说,他在深圳的一家工厂工作,前几年月收入拿个3-4千块钱还觉得行,可如今咱就在赣州找份月薪3千左右的工作也很容易,如今他已经留在当地工作了。他还告诉我,他很多同事也都选择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就业。
而像肖大哥这样文化水平不算高,在企业基层工作的打工者却占据了企业用工荒的主流,于是招工难便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企业出于自身发展考虑,加薪成了吸引人的唯一选择,自然,蓝领收入也逐渐水涨船高了,以至于技术型工人的收入甚至与白领相媲美。但是收入的提升并不能改变“劳力者治于人”的现状,他们只是用工市场需求调整的受益者罢了。蓝领与白领间收入的较量,即便“劳心者”再有不平衡感,一线艰辛的工作岗位,永不可能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
再者,那些白领阶层所拥有的学历、权利、能力是蓝领们所不能及的,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却不乏有一些有志人士,甚至一些农民工群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正一步步向通往白领的台阶,因为他们深谙,掌握了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就拽紧了市场的脉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而根据市场所需作出的用工薪酬调整并不能改变“劳心者治人”的状况。
但是无论“治人”的白领还是“治于人”的蓝领,却仅仅是这个社会和用工市场的一种分工不同罢了,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自己,那一时多几个子少几个子又能说明和代表什么呢,毕竟他们同属于劳动者,他们都是在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劳动价值,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