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饶早耕
7年前,年仅17岁的卢本庆高考落榜,父母给他三个选择:读技校、复读、做小本生意。无论哪一种选择,父母都为他的将来规划做好了一切准备。他毅然拒绝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当一名打工仔。正当卢本庆在广东的工作稳定安逸时,他又义无反顾递交辞呈回到矿山。
2月22日,金鸡岩柏乡沟家属区,卢刚和妻子王英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难掩心中喜悦,但凡遇见的熟人,都会被他们拉住不放,“今天我们儿子要去读大学了,再不用四处漂泊了……”
2004年9月,刚从高考失利的阴影走出来,从没离开过父母视线的卢本庆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决定,“到沿海城市打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这一决定犹如晴天霹雳,把从小对他宠爱有加呵护备至的父母吓得目瞪口呆。“你才17岁啊,家里又不缺钱,我们怎么忍心你一个人住外漂泊。”任由父母如何劝说阻扰,卢本庆最终还是背上行囊踏上了他的梦想行程。
外面的世界并不像卢本庆想象的那样精彩。他和三五个同学一起来到上海,虽然顺利进入到当地的工厂,但文化、生活等差异令他们很难适应。几个月后,他们辗转来到江苏,同样好景不长,数月后,一起来的同学忍受不了异地他乡的孤独与飘零,最终选择回到重庆。而卢本庆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只身来到广东虎门,进入当地一家“冲床”加工厂,一干就是整整6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卢本庆得到工厂领导的一致认可,已将他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美好前程指日可待。
卢本庆外出打工不久。松藻公司为职工未就业子女开设了成教学历培训班,以此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卢刚和王英得知消息后,将这一天大的喜讯告知儿子,出乎他们意料,卢本庆并没有回家的打算,“我不想一辈子呆在矿山,不愿意当煤矿工人。”任由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没能动摇卢本庆在外打拼的决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7年间,除了每年一次年休假,卢本庆只能通过电话和父母保持着联系。每次电话里,父母的思念和牵挂令他揪心不已,“自己何尝不是一直对父母牵肠挂肚,父母年事已高,眼看就要退休年龄了,以后该由谁来照顾他们老年生活?自己又该如何尽孝?”每每想到这些,卢本庆就会暗自唏嘘抹泪。
一直以来,卢本庆对于煤矿企业存在抵触情绪。在他的记忆里,煤矿工资低、环境卫生差,矿工就是一个苦力工,根本没有前途可言。但近年来,卢本庆每次回来探亲的所见所闻,通过父母、同学的摆谈,彻底改变了他对煤矿的看法,回矿山发展的想法在心里蠢蠢欲动。
“每次回来的感觉都不一样,以前只能用‘黑’代表的煤矿,现在到处干净整洁,鸟语花香。”卢本庆说,“在外打拼了几年,感觉自己始终是个外人,身心均感疲惫,很想在父母身边有个安稳的工作。”
2011年5月,在一次和父母的电话闲谈中,卢本庆得知松藻公司职工未就业子女成教学历班即将再次开班招生。此时,已经24岁的卢本庆坚定了回矿山的决心,“这里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根在这里,我要回到矿山谋发展。”卢本庆随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本庆,我和你父亲早就盼着这一天。”母亲王英早已激动的泪流满面。
去年10月,卢本庆参加了全国成人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月24日,他被公司作为委培生,保送到重庆一大学深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