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94|回复: 1

供电女工情系安全

发表于 2012-3-7 00:20: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郑州供电段郑州变电车间试验组22名职工,其中女职工就占到17人,一年有九个月的时间奔波于沿线工区,负责全段二十六处变电所(亭)设备的预防试验、绝缘工具耐压试验和突发情况处理,是一个高技术与高危险融为一体的工种班组。

随着路网运能的扩大,电气化已成为铁路多拉快跑的必备条件,如果说变电所是为机车供电的“心脏”,那么试验组就是维护“心脏”正常的“医师”。为了变电所(亭)定检、消缺、技改工作,她们一周的时间奔波在沿线作业,无论是近两米深的电缆沟清扫维护,还是四五米高的设备调试,处处可见她们的身影。这对于女同志来讲,要同时克服心里和身体上两重障碍,女职工崔敏静描述了她第一次参与高空作业时的情形:正逢酷暑,为了调试所亭进线变压器,我们爬上四米多高变压器,虽然设备已停电,并办理了安全措施,但看着一条条27.5千伏的高压线和高空离地双腿还是瑟瑟发抖,加上炎热的天气使得设备滚烫,汗水迷糊了双眼,那时没有人怜香惜玉,自己调整好心态,大家各尽其责,将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好。

试验组负责的26个变电所分布在4个地市,在面对在生产任务、施工改造、故障抢修等情况,她们和男职工一同带着行军床、行军被、厨具等生活用品,走到哪、干到哪、住到哪、吃到哪,将一个个事故隐患排除。在寒冬酷暑能看到她们在室外调试设备的勤恳;在设备盘后能看到她们屹立十几个小时查找故障执着;在繁重的工作过后能看到她们繁忙做饭的身影;在深夜里灯光下能看到她们整理工作记录的情形;在变电所室内过道里,在前往下一个调试工区的车里能看到她们疲倦睡觉的模样。在她们的努力下,先后顺利完成了东陇海10座牵引所亭的验收、调试、投产工作;京广线9座所亭的交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进行了综合自动化改造,通过数字化高科技保护的运用,已有4个所亭实现了无人值班;26个所亭调试,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达100%,确保了1890线条公里接触网线路安全畅通。

试验组由于其工作性质,其所用仪器设备多为进口设备和国产、港产高科技设备,这就要求每一名职工熟知不同所亭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技术指标及试验项目、试验标准等。这个班组的女职工多为80后,在外出干活之余学理论、学图纸、学习试验操作规程成为她们每天的必修课,在单位的练兵基地常常会看到十几个女职工搬运数台2、3百斤重的仪器仪表进行模拟操作。为了结余资金她们购买科技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先后修复了12台上百万的进口设备。

在面对繁忙的工作的同时,女职工还要照顾家里老少。她们为了设备的安全,为了确保列车安全供电,只能对家人说抱歉。在对郑北变电所施工改造中,女职工彭志敏坚守一线20多天,每次女儿打电话只有一句“妈妈我想你了”。还有一次是国庆节,原本答应女儿出外旅游,却因设备故障抢修给耽搁了;有时半夜把怀抱中的女儿放下,与同事一同奔赴抢修现场。这个班组先后被评为局级“青年文明号”、“安全生产先进集体”;段级“双文明先进集体”、“学习型班组先进集体”、“模范职工之家”。并多次作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先进集体在局、部以及全国各类交流会上发言。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整体班组里,大伙儿都像亲姐妹似的,一人有难,众人相助。女职工特有细心、耐心、爱心,让这个不大的班组时刻充满暖暧情意,但她们同样承担起重大的安全责任,“半边天”也在用行动诠释着“安全大如天”的真谛。(许慧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11:47:22 | 查看全部
铁道线上的巾帼女杰,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