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4|回复: 11

[话题探讨] [反方] 合理的贫富差距是社会持续进步的必然产物

发表于 2012-3-9 21:22: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能力不等、贡献不一、取得的收入必然也会不一样。理性的来讲,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差距才会产生竞争,竞争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只不过万事得有个“度”。什么事儿,过度了性质就改变了。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中国当时那种封闭僵化的经济体制,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已经滑到了崩溃的边缘,物资极度匮乏,不少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贫困人口高达2亿,1978年的人均GDP仅有379元。而到了2008年,中国GDP总量在世界各国的排位,按汇率折算,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进出口总额由27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商品已经遍布全球。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正在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事实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种不合理的税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的竞争机会、垄断企业的暴利、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各种非法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大约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3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贫富差距巨大也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一定是不正常的。

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市场竞争的因素,也有行政垄断的因素;既有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定因素;既有正常的因素,也有不正常的因素。打开窗户,吸收新鲜空气的时候,同样会有苍蝇想飞进来,也是正常的事儿。我们不能怕苍蝇就不开窗,而是要想办法安装纱窗,增强过滤能力,强大自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把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和人类道德堕落的事实描写的如此深刻。如果任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其后果可想而知。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新的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了人民头上。无论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是公私企业,劳动者被分为三六九等,比如什么正式工、合同工、聘用工、临时工等等,他们干同样的活,却拿不到同样的报酬。不平等收入和不平等机会,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但是,此时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贫富差距。其实,只有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后来,这种原始的公有制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被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代替。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又成为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楛,被共产主义的公有制所否定。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阶级社会的私有制,再到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表明社会是呈螺旋式上升,是事物的前进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合理的贫富差距拥有社会历史的合理性,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事实上,大部分人不是不能接受贫富差距,而是不能接受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如果此时穷人能放下抱怨,自强自立;富人能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带动穷人致富;国家能积极调控,健全制度,一齐发力,暂时的贫富悬殊,也会演变成前进道路上的一个曲折而已,又何愁划不动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1:29:16 | 查看全部
合理的贫富差距是社会持续进步的必然产物
标题很棒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1:31:42 | 查看全部
合理的贫富差距是社会持续进步的必然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1:31:51 | 查看全部
赞同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1:33:56 | 查看全部
978年的人均GDP仅有379元。而到了2008年,中国GDP总量在世界各国的排位,按汇率折算,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进出口总额由27位上升到第三位,

这个数据准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1:52:01 | 查看全部

回 1楼(敬业心) 的帖子

谢谢老师鼓励。但是写的太匆忙了。最近忙的有点晕呢。还请老师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1:52:36 | 查看全部

回 4楼(bhx2000) 的帖子

我经过查询的,应该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1:53:34 | 查看全部

回 3楼(bhx2000) 的帖子

谢谢老师加亮我的文章,给我学习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1:57:13 | 查看全部
o.真是用了不少心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1:58:44 | 查看全部
题目亮,但是没有具体实例,不能算一篇完整的事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