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矿工博弈新装备,创新要有敢闯劲
蒲德贵 陈莹 图文
“师傅,我们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胆子有点大哟!”3月11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从机修、掘进、自动化等班组抽调6名技工组成的革新班组对新引进的,还未投入使用的“全岩巷掘装一体化掘进机”存在环境不适应的装载技术进行革新并获成功。
1个月前,该矿引进了一台国内最先进的“全岩巷掘装一体化自动掘进机”提高掘进施工单产单进,在地面进行磨合使用期间发现,钻头部分与装载部分存在距离不够的问题,引起操作员工的注意。
据了解,该新装备在全国仅有2台,一台在湖南地区使用,一台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地面磨合使用,并未下井正式使用。
300多万元引进新装备,在磨合使用期间吃了闭门羹,装载部分结构存在制造缺陷该怎么办,该矿科技科、机动科召集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掘进625队生产班10多名员工进行分析,生产副矿长许刚代表操作员工直接向设备制造厂家反映了该问题,并提出了由该矿维修工参与的技术革新的建议。
10天前,自动化设备维修班组喻世军、掘进626队维修班陈永科、机修车间采机维修班冉海义等4名技工和新员工李敖、王德强组成了由矿长负责的革新班组,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装备存在的环境不适应缺陷进行了技术革新。
新技术还未使用,环境不适应存在问题需要解决,“大师”们犹豫起来,“我们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有那个胆却没有那个心!”临时组阁的班长陈永科不这么认为,“矿山设备制造理论上很科学,环境实用性存在的缺陷也不少,向制造厂商博弈技术,即使不成功,从中也能学到新技术的运用。”
在新装备技术改进程中,“大师”们通过加高挡板0.25米、加长铲板0.4米后,新的难题又出现,铲板装载矸石时,挖斗与铲板之间形成死角,无法实现矸渣全部装载,“大师”们又一次犯难了,经过反复试验,找到解决弧形铲板的新的方案。
有了新方案,没有配套加工弧形铲板的液压设备,“大师”们想了一个土办法,用纸板做模型,再把铁板切割成多个不规则的三角型拼接而成,最终解决不规则的弧形铲板的技术革新难题。
“大师”们聚集在一块搞技术革新,2名新员工深受启发,李敖说:“‘大师’们敢吃豹子胆,敢于创新的力量正在支撑着我们学技术,搞创新。”参加两次掘进机新装备技术革新的陈永科说:“解决新装备环境适用性问题,操作者、维修工最有发言权,我们才是装备应用的创新工作者。”
据了解,2007年,该矿引进了宽机身综掘机,由于该机型在环境实用性上存在不足, 50多名班组员工协助制造商对其技术进行革新,并成功研制出适用于南方煤矿的窄机身综掘机被广泛推广运用,该技术革新项目还受到了制造商的表扬。
图片说明:
蒲德贵20120311-1:多个维修班组技工组成的革新班组正在解决铲板与挖斗之间形成的死角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