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主创新:班组化“危”为“机”的制胜法宝
顾家瑞
情景捕捉: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3月12日,笔者来到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8#注聚站采访,看到工人技师、站长王来庆和职工董志华、刘艳波正在一台柱塞泵跟前忙活着什么。
稍一得空,笔者与王站长攀谈起来:“王师傅,看过政府工作报告了吗?有什么想法吗?”
“看过了,我最关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话题,要说想法还真有点。”
“那你详细说说。”
“今年我们班组遇到很多困难,能耗和成本指标受到了硬压缩。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今年班组耗电指标就比去年减少了一成,可工作量一点不少。班组连续两个月被扣了奖金,大伙感到有点走投无路,无计可施了。好在我们最近多次召开‘头脑风暴会’,提出了好几个节约点子,见到效果了……”
“那都有什么高招?”笔者紧追不放。
“泵的润滑油液位是厂家的操作规程定死的,可我注意到低频率运行的泵降低润滑油液位后,照样能正常运行,能减少浪费……开始刚提出来的时候个别职工不以为然,说我们小工人一个干好活就行了,这些设备是定型产品,我们搞创新是眼高手低。我当时都跟他急眼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不要嫌小看不上眼,说不定真能解决大问题呢。”王站长说,前几天试验成功了,果然能解决问题,可以减少润滑油漏失百分之五到十。这下大伙都想通了,创新积极性也明显高涨起来。
“哪你们现在忙什么?”
董志华抢先说道:“我们用仪器测了一下,泵运行频率偏低时泵单耗偏高,而在25-40赫兹时单耗较低,我们站低频运行的泵多,我们想能不能对低频泵实行间歇注入,使其保持在25-40赫兹运行。这个想法还是我先提出来的。刚才验证了效果真不错,马上准备在几台泵上推广。我算了算,每天可以节约30多度电,这下‘电老虎’的‘虎须’给我们抓住了。”
“好办法!真不简单啊”笔者附和道。
“这个创新是给逼出来的!现在靠常规方法、靠节省一团棉纱不行了,要靠动脑子来弥补成本缺口。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啊”刘艳波感慨地说。
“您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站上气味几乎闻不到了?”王站长有点得意地问笔者。
“是几乎感觉不到了,难道这也有玄机?”笔者不假思索地回道。
“您知道吗,这气味实际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有气味说明设备流程有漏失现象,我们采取了泵头密封堵漏措施,效果真不错。甭看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我们节约的是昂贵的药剂啊!”
“我们算了笔帐,照这样下去,我们站成本不但不超,还能节约一大块呢!前几天我从报纸上看到,去年全国节能减排的指标没有完成,上到国家总理下到企业领导压力都很大,我们班组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也让总理放心!”王站长最后满怀信心地说。
据了解,到3月12日,8#注聚站已制定了调整柱塞泵润滑油液位、优化运行频率,泵头密封堵漏等8项措施,见到了明显的效果,为实现成本不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评说】创新是化“危”为“机”的一把“金钥匙”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国内不少企业陷入了重重难关,都在寻找转“危”为“机”的出路。而笔者认为,要实现温总理提出的通过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职工则要当好技术创新的主体角色,逆势而为、依靠自主创新坚定“危”为“机”的信心。
上述企业班组中,在班组能耗指标受到硬压缩,靠常规挖潜措施难以缓解的困难面前,职工们没有彷徨和退缩,而是依靠自主创新化解困难和矛盾,并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他们虽然与今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全国技能大师高森不能相提并论,但他们的实践表明,创新不是无源之木,无源之水,它源于实践,也植根于实践。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创新素材,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做有心人,去思考问题,去多想办法。同时,只有把这股子“爱琢磨”的钻劲,“遇到问题把它解决”的韧劲,与我们的实践和需要紧紧结合起来,自主创新也才可能出成果,成果也才能更适合我们的需要。这些创新似乎很渺小,远谈不到惊天动地,但恰恰就是来自一线工人的创新累积,才有了今天企业发展的巨大变化,是他们的躬身实践创造的累累硕果,昭示着职工是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替代的主体角色和重要生力军。
我们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中不难得出结论,花钱买得来设备却买不到技术。让机器转起来,最重要的还是开动机器的人。当一轮轮大浪淘沙后,时代对一线工人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能够抡大锤,更要会用“鼠标”,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用不断创新的进取之心拓展个人成长领域,书写人生的精彩与辉煌。
现在,一些企业遇到一些经营困难,但对于这些班组来说却是"危"中有"机"。事实证明,在危机之下,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班组制胜的法宝,是度过难关转“危”为“机”的根本出路所在,但创新却又最忌讳好高骛远、沽名钓誉,而妄自菲薄更不可取。对于班组职工来说,自主创新要克服眼高手低和无所作为的思想,期望一蹴而就显然不太现实,不如脚踏实地从制约班组管理的节点入手,甚至从以往看似不起眼的小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自主创新最需要脚踏实地。只要我们做到每天创新一点点,每天创新一毫米,不以事小而不为,就一定能够立足岗位取得丰硕的创新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