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34|回复: 10

【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发表于 2008-5-20 19:02: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紧邻四川汶川的都江堰市在地震浩劫中惨痛地扭动身躯时,位于该市的中国水电十局也无法避免地遭受灭顶之灾。呼救、呻吟、惊恐之中,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响彻在能够联系上的班组和职工中:“我们是有着5000名员工的企业,不能坐等外援,要积极展开抗震自救,将伤亡人数降到最低程度!”在局长杜学泽铿锵有力的高呼下,一场前所未有的班组自救就地展开

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博

抢险自救,绝不放弃

        救人、救人、救人———当整个企业从震中醒来,发现有100多个班组联系不上、1000多名班组职工杳无音信时,从震中脱险的近4000名职工只有一个强烈念头!瞬间,救援方案形成,几个分局长分别担负了抢险小组组长,率领着近1100个班组的职工,投入到抢险自救中。

        为了及时救出幸存者,他们一会儿顶着烈日,一会又冒着大雨,一天近20个小时在废墟上来回奔波、拼命挖掘救人。在工会主席陈顺清的现场指挥下,班组职工们一起用手搬预制板,用铁楸刨浮渣,寻救遇险被困的职工。

        外出避震的职工赶回来了,尽管他们中有的亲人在地震中遇难,有的尚有幼小的孩子尚未安置,但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时候不容他们迟疑,因为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工友还等待着他们的救援。

        13日凌晨,他们来到外北街家属区内,透过层层雨帘,大家看到一片惨景:三幢楼房全部倒塌,部分楼房局部垮塌,六层的楼房倒塌得不足三层楼高。部分职工家属被埋在废墟中。想到废墟下还有许多生命在艰难地呼吸,职工们不敢停歇,也来不及伤感,冲向废墟拼命地刨挖。

        当时,整个都江堰余震不断,外北街又属都江堰老城区,大多数房屋均有垮塌的危险,可没有人为此畏惧,脑海中就是一个念头:尽可能多抢救幸存者。

        为了不引发废墟的松塌,他们不敢用挖掘机,只能用双手挖掘,而每个人的双手就仅戴一双普通的线织手套,可在这个雨泪交加的日子里,没人吝惜自己的十指。

        当天下午,他们终于从废墟中挖出两名工友,可他们却没了呼吸。眼看着认识的、熟悉的、活生生的同事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现场寂静无声,只听到搬石砖、扔石砖的声音,还有雨声、哭泣声。眼中噙着泪水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共同的信念,下面还有活着的生命,他们是我们企业的班组职工,我们绝不放弃!

        “这儿有活着的!”就在大家的双手已经痛得、累得没有了知觉,只知道不停地搬,不停地找时,突然一声喊,让大家兴奋地扑向那期待已久的生命。这是一名班组职工家属和两对老年夫妇,大家欢呼中一边急忙把葡萄糖水等营养品递到获救者手中,一边设法把他们抢救出来: “小心,小心,轻点!”

        “把这个搬开,把那块抬起来点,再高点……”

        救援现场立即活了起来,带着一脸激动的泪水,大家迅速并小心翼翼地将伤者从废墟中捧出来,并立即抬上120救护车,送往医院。

        在基地后面的一栋五层楼房里,他们发现了一名被困的班组职工,为了营救他,他们与参与抢险的水电七局以及空军某部、成都地震应急中心联手,用两台大型挖掘机撑起废墟中的救人通道,50个小时后,于20点47分成功地从废墟中救出这名班组职工。顿时,现场一片欢腾,参加抢救的班组职工们激动万分。当天, 他们共挖掘出4具遇难者遗体。

大灾中,每个职工都是英雄

        汶川大地震给水电十局职工带来了抹不去的创伤,也带来了人性的净化和回归,他们在危难时刻所作出的举止,把平凡和英雄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5月12日14点28分,水电十局二分局彭开富刚刚上班,就发生了大地震,他安排好周围职工紧急避险后,就奔回家寻找家人。刚走到楼下,听到有人喊救命,于是,他就奔了过去,楼道内,那个呼喊救命的人上半身全是灰尘,下半身被埋在了废墟中。彭开富想用手搬开她周围的砖块,试图拖她出来,但因楼梯扶手倒塌,钢筋把被埋者困住了,被埋者无法动弹,于是,他马上找来家伙撬钢筋。这时另一名职工也跑进来帮忙,经过几番努力,他们终于把被埋者从砖块中拖了出来。可彭开富的妹妹、妻子和女儿却均下落不明。

        4天后,妹妹的遗体被挖出,而妻子和女儿却仍掩埋在废墟中。可他为了抢险救人,竟顾不上寻找救助自己的亲人,等一线抢险救援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后,彭开富才有时间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他的女儿23岁,原本在成都上班,5月13日是妻子50岁的生日,女儿为了给妈妈过生日,特在地震前一天从成都赶回都江堰,没想到却和妈妈一起被压埋到废墟里。5月17日中午,彭开富接到电话,说女儿还活着,他激动地跑到现场,一看,却不是女儿。翻着抢出的影集,彭开富哭了,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了,他颤抖着手,指着照片跟在场的人哽咽地说:“看,我的女儿飞飞……”之后便泣不成声地低下了头,任由伤心的眼泪满脸恣流。到发稿时,彭开富的妻子女儿还掩埋在废墟中。

        家住十局外北街大院53栋的基地管理处门卫牟启良是从废墟里通过自救出来的一个幸存者。大地震后,55岁的牟启良被埋在废墟之下,当他感到地震时,靠着平时所学到的一些有关地震自救的知识让自己幸免遇难,可却被困在三楼的一片废墟之下,再次被震昏。到了傍晚,他才苏醒,然后就艰难地移开面前的砖头,慢慢地爬了出来。出来后,他没有随躲避余震的职工家属转移到安全地带,而是又回到他门卫的岗位上,照看着已无一人的家属区大院,同时和搜寻队一起在废墟上寻找还活着的人。

        在水电十局,大地震后这样的动人事迹天天在发生着,数不清的水电十局职工为了别人的生命,把自己及亲人的生死置于身外,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水电人精神,始终奋战在抗震抢险的第一线。

e2113c副本.gif

        在地震发生后,中水集团组建了六支突击队,投入机械设备达180余台套。除两支用于自救外,其余四支分布在都汶公路、茂黑、九黄、绵阳、都江堰等地的抢险救灾第一线。截至目前,已从废墟中解救被困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31人,清理遇难者遗体221具。图为水电十六局职工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张占国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19:07:33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真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1:35:31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向抢险勇士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1:47:04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向抢险勇士学习!向你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2:38:18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感人的事迹,动人的颂歌!让我们企业班组员工每个充满对国家的爱、对企业的爱、对班组员工的爱。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3:15:55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向灾难的见证者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3:25:34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认真学习!贵在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3:31:44 | 查看全部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

感人的场面,动人的颂歌.更敬仰平台各位老师的高质、高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1:03:43 | 查看全部

Re: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

引用第3楼邓兵于2008-05-20 21:47发表的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博 :
向抢险勇士学习!向你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22:07:13 | 查看全部

Re: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

引用第2楼张耀杨于2008-05-20 21:35发表的 Re:【本报独家报道】震不垮的班组魂      ■韩震 驯江 胡艳梅 吴海博 :
向抢险勇士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