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0|回复: 0

中山大学年轻帅气教授找到调节基因突变的方法

发表于 2012-3-13 09:44: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大教授贺雄雷

中大教授贺雄雷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邝凝丹 通讯员 王丽霞 黄爱成) DNA突变是怎么回事?最近,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授贺雄雷领导的课题组在研究染色质结构如何调节DNA突变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9日的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Science杂志上。

  这是中大近十年来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上首次发表论文。

  对研究肿瘤发生提供参考

  突变是生物演化的基础,也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的遗传物质DNA由A、T、C和G四种碱基组成,其中C碱基很容易发生水解脱氨,突变成碱基T,引起人类遗传物质的变异。据统计,1/4的人类遗传疾病是由上述突变引起。因此关于这类突变在细胞内是否或如何被调节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

  贺雄雷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细胞中核小体结构可以抑制C的水解脱氨,从而降低C到T的突变。该重大发现揭示了染色质结构对遗传核心事件——DNA突变的调节机制,对于肿瘤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防治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并对理解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及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呼吁精英回国

  长着一张娃娃脸、戴着眼镜、阳光帅气的贺雄雷还曾是中大最年轻的教授,在学校也是颇受学生欢迎、粉丝众多的帅哥教授。生于1977年的他,是94级中大本科生和98级中大硕士,2004年入读美国密歇根大学。2007年,他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后,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回校,并直接被聘为教授,时年仅30岁,成为当时中大年轻的教授之一。回校后,他致力于染色体的研究。

  其实,有今日的成就,贺雄雷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2010年初,贺雄雷开始染色质结构调节DNA突变的研究。2010年,贺雄雷分别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Genetics发表两篇论文。时隔两年,贺雄雷教授再创佳绩,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中山大学近十年来第一篇论文。

  “在此,我呼吁大家不要以为在国外才能有更好的科研机会,其实国内许多大学,如中山大学给科研人员的条件还是不错的,足够让你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贺雄雷表示。

  科学杂志

  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学术期刊之一,其论文反映国际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进展。过去100年里,世界上很多标志性的科学事件都是首先出现在该杂志上。

来源:信息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