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全国“两会”上强调人大代表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作用时说:“我代表最高检做个表态,最高检察院也好,各级检察机关也好,都非常重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他透露,各人大代表团小组讨论“两高”报告的发言,他们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俟“两会”过后,最高检将专门召开汇报会,“成绩不谈,肯定不谈,只谈问题,只谈批评,然后汇总进行分类系统梳理”。
不谈成绩只谈问题,这个态度非常值得赞赏。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现实中耳闻目睹的情形恰恰相反,往往都是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或少谈问题,即使谈问题也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不涉及实质性的东西。这或许是个全方位的存在。在前两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我们广东的钟南山代表痛陈代表发言的状况时说:“发言10分钟,前面8分钟都是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完了之后剩下的没有时间了,最重要的没有了。”其实,我们既然毫不讳言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凸显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成绩虽然巨大,成就虽然辉煌,但问题也如影随形。而多发、凸显出来的各种矛盾正是需要由各个具体的职能部门来“承载化解”的,虽然我们总能听到太多语焉不详的“有关部门”,但是一旦“追根溯源”,哪个试图逃脱干系的“甩手掌柜”也逃不掉。而职能部门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无异于在主动回避乃至推卸自己的责任。
《吕氏春秋·自知》里有个寓言:“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没错,这就是那个著名的“掩耳盗铃”典故的出处。单纯地看故事,我们会觉得可笑,天底下哪里有这么蠢的人?现实中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倘若一个领域、一个单位,但开尊口,都是大谈自己的成绩而漠视自己的问题,性质正与那个“遽掩其耳”的“得钟者”一般无二。
不谈成绩只谈问题,不是说没有成绩,更不等于要否定成绩,成绩可以留到年终总结时去谈,但不可时时沉醉其中。苟如此,用钱锺书先生的话说,就患上了“山鸡对镜病”。《管锥编》援引晋张华《博物志》言山鸡“自爱其毛,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水”之后,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自爱症”的一种,原因在于“山鸡顾影而不知为己,单情欲双,故鸣舞以媚惑之”;再引五代高僧延寿《宗镜录》谈“一切法空无根本”,正“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而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归结为“自仇症”的一种。赘言后半截,概钱先生觉得“与山鸡事相待而成”,他风趣地说,自爱症可名“山鸡对镜病”,自仇症则不妨名“恶狗临井病”。需要声明的是,不谈成绩只谈问题,自然与“自仇”无涉,观者切勿多心。一定要征引,“相待而成”的因素之外,与大家分享一下钱氏幽默罢了。
应当承认,不谈成绩只谈问题,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风气。惟其如此,希望最高检能够带好这个头,这是很需要勇气的。然而,借助批评的声音内省,弥补认识到的缺陷,实为保证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行之所必须。(潮 白)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