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2|回复: 5

【本周事评话题】面对消费者维权难的现实,我们还能维权吗?

发表于 2012-3-17 10:29: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版主按】今年3.15的主题是消费与安全。我们在日常消费中遇到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依旧面临着维权成本过高的问题:找证据,做检测,到有关部门投诉,甚至走上法庭打官司,即便维权成功,自己也为此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维权花掉钱有时比商家的赔偿还多,就是赢得了面子,也是身心疲惫。假如不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任凭商家侵害我们的权益,不仅自己心里不平衡,而且会让不良商家变得越来越嚣。
    面对消费者维权难的现实,当你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会怎样去做呢?认为消费权益受到损害要坚持维权的,在来稿前加【正方】,认为维权成本太高、放弃维权的在来稿前加【反方】,并请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2323日周五晚12时。



相关新闻

《新京报》消费者维权频遭四难关   检测难费用高部门相推诿

又是一年3·15,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投诉并不意味着所购伪劣商品、所遇消费陷阱就能圆满解决。在微博上,网友“David Xu”公布的一段录音显示,为取得一张冰箱质检报告,其先后拨打电话19次,联系了市技术监督局、市家用电器质监站、市产品质监所等部门,却不断遭遇“踢皮球”。“这事不归我们管”、“检测鉴定对公不对私”、“万元的检测费用你出得起吗?”在19段电话录音中,这些声音反复出现着。日前,本报记者跟随多名读者一起踏上维权之路,发现不少消费者在投诉之后,陷入了取证无门,高价鉴定,直至乏力退出的纠缠。

案例:新衣服穿几天 无法再检测

消费者买外套出现起球,要求检测被告知须是全新衣物。

“我想不明白,一件名牌外套刚穿了几天,衣领、袖口就开始大面积出现毛球,投诉了一个多月,为什么就无法知道衣服质量是不是有问题呢?”孟军卫一提起这事,眉头就皱了起来。

投诉被告知或是穿着问题

1月14日,孟军卫在崇文门国瑞城杰克琼斯专卖店买了一件黑色绒服外套,“商场当时搞促销,原价998元的外套半价出售。”

新外套穿上身几天后,孟军卫发现外套线织的衣领、袖口和衣服下摆处,70%的地方出现较厚的灰色毛球。“原价近千元的名牌外套不该出现这种问题”,孟军卫拿着衣服到杰克琼斯专卖店投诉。

“这衣服我们卖了几千件也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你穿着方式问题和经常摩擦导致的”,“你可以换一件衣服,但是打折活动已经结束,需要补齐差价”,店员的回答让孟军卫觉得不满。

此后,孟军卫向国瑞城管理机构和12315热线投诉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可以帮忙协调,最好和商家自行调解”。他要求专卖店出示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被告知报告在总公司,暂时无法看到。

孟军卫又来到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服装质量监督检验站,希望能进行衣服质量鉴定。工作人员表示,检验站一般不接受个人检测,如果一定要检测,必须是全新衣物。

国家标准未规定检测毛球

3月12日,记者陪同孟军卫来到专卖店,再三要求下,该店店长从电脑中找到一份质检报告书。报告显示,该型号的外套由北京远东正大商品检验公司进行样品检验,但报告并无衣物毛球问题的检验项目。

北京远东正大公司工作人员称,按国家相关检测产品标准,对单夹衣物螺纹(即此外套的领口、袖口等部分)未规定进行毛球检测。

前日,记者拨通北京市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一站电话,以消费者的名义说明情况,希望对衣物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孙秀清称,按国家标准,所检测的衣物必须是全新状态,穿过的衣服必然有磨损,不能用来检测。“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拿穿过的这件进行检测,不过必须要有杰克琼斯公司的书面认可。”

对此,杰克琼斯北京公司的区域经理冉女士说:“公司不能提供新品进行检测,也不能出具旧衣物检测的书面认可。但你可以拿旧衣物去检测,只要有购物小票,我们就认可检验结果。”

对此,孙秀清表示,一旦打起官司,如果出现当初口头认可的人员调走或者离职等情况,都会使鉴定报告失去法律效力。

专家观点

应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表示,目前,我国在网络购物、食品安全、汽车消费等行业中,确实存在严重的消费者维权难问题。例如网络购物,因异地性、隐蔽性导致消费者受骗上当后投诉无门;食品安全则存在因发现时间滞后,样品难以保留取证等问题。

邱宝昌认为,在国内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维权难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走出这样一个历史阶段,需要企业的诚信自律,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监管部门的切实履责。

邱宝昌说,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由于证据取得困难、维权成本过高,他们往往忍气吞声,违法经营者明明有错却不用担责。要在制度上堵住这个漏洞,不让违法经营者在民事上占便宜,可以借鉴国外的公益诉讼制度。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在《民事诉讼法(草案)》的修订中已经将公益诉讼纳入其中。

此外,鉴定难问题在消费纠纷中非常突出,鉴定对公不对私、费用高昂,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呼吁成立独立、非营利性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消费者所需检测产品实行不设限制的客观公正鉴定,并立法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7 10:57:44 | 查看全部
维权难   难维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8 17:33:01 | 查看全部
维权很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00:07:52 | 查看全部
真的很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14:09:00 | 查看全部
纠结也要维权,不能让侵害消费者的商家再继续坑害消费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7:11:01 | 查看全部
维权成本往往会比维权所得更高,消费者永远属于弱势群体,唯有一方面提升商家诚信,一方面健全消费维权保障体系,才能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舒舒心心买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